直擊卡爾文森號航母到香港一提拉登 全艦封口

直擊卡爾文森號航母到香港
一提拉登 全艦封口

【本報訊】負責海葬阿蓋德領袖拉登的美軍核動力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戰鬥群昨日抵港,約7,000名官兵陸續上岸展開為期4天的訪港活動。戰鬥群司令稱對香港警方的保安有信心,不擔心遭恐怖分子報復。上級有令,官兵對拉登海葬一事皆守口如瓶。香港警方則嚴陣以待,除派水警輪及小艇隊守護艦艇,更出動飛虎隊在水兵上岸處潛水搜索,反恐特勤隊則全軍盡出戒備,氣氛外弛內張。

卡爾文森號(USSCarlVinson)與另外3艘戰艦昨早7時許經東博寮海峽進入香港水域時,多艘水警輪和小艇在附近戒備,其他船隻駛近即被驅趕,水警不斷以「大聲公」要求船家不可靠近。在美軍上岸的灣仔分域碼頭,警方昨清晨派警犬搜查爆炸品,飛虎隊則分乘3艘橡皮艇及快艇在近岸巡邏,並派員潛入海中搜索。

卡爾文森號停泊大嶼山以東海面,官兵要靠駁艇接送登岸。麥超億攝

分域碼頭保安由外判公司負責,門外有2名持長槍、穿避彈衣的保安員把守,內設金屬探測器,所有進出人車均要通過檢查。配備MP5衝鋒槍等裝備的警方反恐特勤隊員,則在碼頭及美軍出沒的酒吧區巡邏。為免引起市民恐慌,部份反恐隊人員改以便裝巡邏。

卡爾文森號甲板上停放61架戰機,陣容鼎盛。陳淑莊攝

指揮官對港警有信心

另一方面,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昨安排本地傳媒上艦短暫採訪,記者全部要通過X光機檢查,隨身物品亦要接受檢查,隨後乘駁船登上卡爾文森號。在艦上,美軍邀請記者爬上3層樓梯到達戰機展示層,再步往招待處,沿途可見大批美軍正排隊做上岸手續。記者聚集後,戰鬥群指揮官SamuelPerez現身會見傳媒,他說為探訪香港感到雀躍,艦上美兵急不及待登岸感受城市活力及享受美食。

卡爾文森號戰鬥群指揮官SamuelPerez會見傳媒,表示不擔心航母受到恐襲。

飛虎隊「水鬼隊」潛水員昨清晨在分域碼頭對開岸邊,潛入海中搜查。馮國良攝

Perez強調,今趟訪港是正常訪問,到訪前已為保安問題與香港警方溝通。談及會否擔心遇到恐襲,他冷靜地說:「我對香港警方十分有信心,而且恐怖襲擊威脅無日無之,我深信香港政府有足夠能力保障軍官及海員安全。」對於軍艦曾海葬拉登,會否成為恐襲目標?他回應:「我不清楚是否可以這樣形容,過去數月總有人想藉此(拉登死亡)傷害美國人民。」當被問到海葬拉登的細節,Perez即封口:「不可以談及詳情。」艦上一眾美兵亦避談拉登,全部皆答:「Nocomment!(無可奉告)」或「Cannotdisclose!(不可透露)」

卡爾文森號飛機庫內存放的其中一款直升機。

「人盯人」禁記者越欄

逾百記者其後獲安排乘升降台到有3個足球場般大的甲板參觀,上面共停放61架戰機,但只開放升降台附近部份,記者僅可近距離接觸4、5架戰機,美軍更「人盯人」,每見記者超越圍欄即喝止:「Stop!Turnback!(停止,回來!)」美軍十多分鐘後便催促記者離開,整個採訪不到一小時。
一名上岸官兵表示,不知道拉登何時被海葬,他亦是事後才知道;其他官兵則稱事件敏感不願評論。另有官兵指,上級沒特別要求他們在岸上加倍小心,他們也不擔心安全受威脅。

卡爾文森號於1982年3月正式服役,九十年代中曾在波斯灣參與「南方守望」、「沙漠之狐」等軍事行動。2001年「911」後更被派至阿拉伯海肩負反恐任務。另三艘訪港戰艦為導彈驅逐艦葛瑞德利號〈USSGridley)、導彈巡洋艦碉堡山號(USSBunkerHill)和席羅號(USSShilol)。

麥超億(圖)、陳淑莊(右)
《蘋果》記者直擊

卡爾文森號(USSCarlVinson)

型號:尼米茲級航空母艦
下水年份:1980年
排水量:95,000噸
航速:逾30節
官兵:逾5,000人
全長:1,092呎
最大甲板寬度:252呎
動力系統:兩個核反應堆
武器:3個海麻雀導彈發射器、4個方陣近逼武器系統
艦載飛機:85-90架
‧以積極推動核動力航空母艦建造的喬治亞州知名眾議員命名
‧曾借出艦上F-14雄貓式戰機拍攝電影《TopGun》
‧2001年「911」後被派至阿拉伯海,參與攻打阿富汗
‧2003年參與攻打伊拉克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