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山洪地震頻生 矛頭直指大壩

新聞背景
山洪地震頻生 矛頭直指大壩

三峽工程再惹爭議,表面是國務院三峽工作規劃公開轉態,其實自2003年6月大壩合壟蓄水後,長江沿岸各種自然災害頻發,學界一直指與三峽大壩有關,要求重新評價三峽工程聲音不絕於耳。

「最終要以炸壩收場」

當年主張三峽上馬派稱,三峽工程既可助長江防洪、改善航道,又可發電;但內地媒體指,大壩蓄水後長江流域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災害頻發,發生不同等級地震數十次,包括2008年汶川大地震;通航問題也沒解決,唯一收穫的是發電。
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又是50年罕見大旱,各主要江河蓄水量較同期少一至七成,當局透露全國耕地受旱面積達9,892萬畝,有497萬人、342萬頭牲畜因為大旱飲水困難,引發輿論對「三峽大壩惹災」熱議。
三峽建壩蓄水發電曾是孫中山之夢,被毛澤東和鄧小平提到議事日程,1989年六四後當局強硬上馬,1992年全國人大討論,曾有台灣代表在人大會堂搶咪發言反對。著名水利專家黃萬里曾三度上書反對,但不獲重視,臨終哀言:「三峽最終要以炸壩收場!」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