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升值人幣兌換應受監管

長遠升值
人幣兌換應受監管

人民幣國際化正全速推進,中國金融學會執行副會長任志剛表示,長遠而言,人民幣滙率肯定是升值勢頭,但短線會受各種因素影響,不排除有不同走勢。
國際化另一條腿是資本賬開放,不過他指出,人民幣自由化不代表完全自由兌換,而是在有一定申報機制下,人民幣朝可兌換方向邁進,現時東南亞不少國家亦有實施各級程度的資本賬限制。

自由化易惹大鱷炒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資本賬下所列的43個項目,中國只要准許人民幣在相應項目下開放,便可宣稱滙率進入開放階段,然而任志剛表示,當局容許人民幣可兌換,並非自由兌換,他亦贊成中國貨幣走可兌換而非自由化道路。
所謂可兌換,即兌換過程中需要填表、報數及接受監察,惟申報過程會便利運作。
完全自由不受監管的滙率機制,即「拿起電話」即可買賣,任志剛指出,最終或會令外滙市場的滙率定價,由大鱷操控,以美元兌歐元為例,外滙市場的交投,97%與坐盤炒賣有關,僅3%與實際貿易流及經濟活動相關,於是便形成滙價如過山車般起伏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