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新動向】滙豐控股(005)策略日已多次提及要確保在人民幣業務競爭中,享有領先地位,集團常務總監兼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GBM)行政總裁安思明(SamirAssaf)在倫敦表示,假若人民幣在未來5至6年間,實現完全自由兌換,並成為國際三大儲備貨幣之一,他期望人民幣相關業務,可佔GBM業務30%至35%收益貢獻。
GBM增長 靠新興市場拉動
接替歐智華掌舵其「心愛」GBM業務帥印的安思明強調,GBM增長故事及策略方向維持不變,繼續以新興市場拉動增長,以及客戶業務導向的經營軸心,滙豐會配合國際貿易流向增長,並追蹤客戶業務軌迹,提供相應產品服務和交易,對冲基金及金融機構相關業務只合共佔其收益比率約8%,反映集團GBM業務與其他華爾街或歐陸投資銀行不同之處。
亞太區是滙控增長引擎亦是發展腹地,本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已成形,安思明透露,年初至今,滙豐安排發行的點心債共22宗,涉及金額141.9億元人民幣,市場佔比28.8%,已超越中銀香港(2388),成為點心債排名榜列居首位的安排行。
首隻人民幣新股匯賢房託(87001),滙豐是其聯席入賬行及上市協調人之一,安思明表示,滙豐年內在本港新股上市安排,已接獲約20宗委任,當中是否包括第二宗人民幣新股上市,他不願評論詳情,只說無論債務或股票資本市場,滙豐都會全力搶攻。
監管變化對環球銀行業,特別是財資界有深遠影響,安思明說,交易活動將無可避免要求更多資本,惟集團會透過有效遞減資產規模或其他緩衝行動,降低對成本造成的壓力,當2013年起,集團開始遞減資產抵押債務證券(AssetBackedSecurities)組合時,甚至錄得資本釋放後撥回的正面效益。
在發展新興市場時,亦不會忽略歐美市場的重要性,目前新興市場對GBM收益佔比約為54%,歐美所佔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