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實施額外印花稅(SSD)打壓樓市炒風,首半年屆滿。業主若在去年措施生效後入市並轉售,仍須付10%額外印花稅,連同佣金獲利不多,甚至損手。加上息口低,持貨成本不高,令SSD放盤量及成交量未大增。另外,部份未夠半年的SSD貨,業主為迴避最高15%稅項,拖長成交期減開支。
記者:朱連峰 湯家明
去年11月20日起生效的額外印花稅,至今已事隔半年,SSD貨進入第二階段,即業主沽售持有逾6個月物業,從價稅率由首半年15%跳進第二階段的10%。儘管稅率下降,市場並未因此而盤源大增。
辣招貨成交未大增
美聯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SSD後放盤量減少,成交跟隨放緩。該行數據指,去年12月1日至今年5月19日近半年,二手註冊只有48132宗,較去年6月1日至去年11月30日半年的64101宗減少25%,反映辣招對二手樓市的影響。
當中,過去近半年,二手交投量最多10個屋苑中,當炒的沙田第一城,成交急挫40%至635宗,天水圍嘉湖山莊半年內成交量下跌30%至791宗,可見向來熱炒的細價屋苑,最受SSD措施所衝擊。相反,向來投機味不高的大嶼山愉景灣,則只輕微下跌1%至460宗。近半年短炒摩貨登記更跌至487宗,比前半年1248宗大跌61%。
雖然成交急劇萎縮,造價卻未見向下。該行指,去年11月至今年4月的半年間,樓市平均呎價升10.9%。部份業主將未夠半年的SSD貨,「拖長」成交期沽售,避過首半年15%稅項。
康華苑滿半年後始轉手
世紀21聯誠分行經理謝寶昭表示,藍田康華苑C座中層4室,469方呎,業主以168.8萬元購入,今年2月8日簽正式買賣合約,若以日期計算,單位尚有3個月才滿半年,業主見樓價急升,欲沽售出單位,但又不甘支付高達15%的SSD予政府,直至SSD降至10%才會出售。業主現將單位開價230萬元放售,先簽署臨時買賣合約,8月8日即滿半年以後才簽正式買賣合約,以避過15%重稅。單位另以長達半年成交期作招徠。不過,單位現叫價230萬元,較市價210萬元為高。
業界表示,目前樓市仍處升軌,息口偏低,業主計及SSD以外的其他成本,除非單位升值三成或以上才會考慮轉售,否則「無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