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孩子多元活動拓視野

窮孩子多元活動拓視野

兒童成長需要足夠的學習資源以配合,惟不少基層家庭因經濟緊絀,以致孩子學習機會相對較少。有見及此,香港小童群益會賽馬會秀茂坪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推出「『童』心『同』行計劃」,關顧清貧家庭學童的全人發展,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2.4萬元推行。

關愛基金籌劃資助清貧學童參加遊學團,引來公眾熱烈討論,關注基層家庭孩子的成長需要。秀茂坪是清貧家庭居住集中地之一,小學生佔區內約8%人口,大部份基層家庭雙親需要工作,父母教育水平也不高。香港小童群益會3月起推出「『童』心『同』行計劃」,招募了36名區內的清貧家庭小學生參加。

「電車港鐵都未搭過」

社工王詠恩指出:「政府提倡通識教育,部份學童因為家庭經濟因素,較少機會到區外接觸,例如有啲小朋友喺秀茂坪區返學,連電車、輕鐵、甚至港鐵都未搭過」。
針對清貧家庭學童的成長需要,計劃分成四大項目,包括學術知識、團體、潛能發展及社會服務活動,前三項已在推行中。知識活動方面,推出創意學習、邏輯思考及功課輔導小組,王姑娘解釋:「家補習費好貴,低收入家庭好難負擔得起。有部份新移民學童,英語根基較差,好需要功課輔導幫佢哋。」
團體活動則讓學童擴闊視野,早前中心曾帶領學童到尖沙嘴,包括參觀星光大道、太空館及欣賞天象電影等,清貧學童難得與同輩分享這類參觀經歷,就讀小五的參加者旭彤喜孜孜說:「我哋去科學館參觀愛恩斯坦展覽,好開心呀,我仲將展覽資料帶返學校畀其他同學睇。」
此外,中心又舉辦了三個潛能發展小組,包括國畫小組、魔術小姐及跳繩小組,讓學童各展所長,王姑娘指出:「經濟環境較好嘅家庭,通常課餘會安排子女參加興趣活動,但係清貧家庭子女,呢方面機會就較少。」家長陳太發現女兒參加了跳繩小組後,個人成長有顯著進步,「我覺得佢自信心提高咗,做嘢積極咗」。
計劃還有一大特色,招募了十多名青年擔任導航員,負責功課輔導工作及協助推行活動,作為與學童溝通的橋樑。

就讀小二的嘉敏,參加國畫小組展現繪畫潛能。

中七生課餘任導航員

中七學生靜儀是導航員之一,趁課餘時間參與計劃,「我好希望除咗學業上幫到佢哋,更加希望佢哋建立積極嘅態度,勇敢咁去解決生活上嘅種種難題」。
此計劃暑期將舉行社會服務活動,安排學童探訪長者、參與義務工作,最後還會舉行結業禮,讓他們向社區展現學習成果。
「社福機構專戶」捐款編號:S0006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