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沛冰報道】公立醫院助產士嚴重不足,醫院管理局為制訂助產士人手指標,數月前邀請英國專家來港,審核助產士人手及工作量。專家發現瑪嘉烈醫院助產士人手比例低於標準,故該院計劃減少整體產子名額,由去年的4,900宗減至明年最多4,800宗。
瑪嘉烈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周鑑明表示,醫管局參考英國的做法,多年來沿用1比50的指標,即若有50宗產子個案便需要一名助產士,以計算所需人手。助產士除接生外,還要負責產前、產後及育嬰室等工作。
英國指標未必適用於本港,如英國有助產士外展服務。自然分娩的產婦留院一天便出院,翌日助產士會到訪家中評估產婦及嬰兒情況。但本港沒人手提供外展服務,自然分娩產婦及嬰兒留院最少兩天,確保嬰兒沒問題才出院。公院需接收內地孕婦,沒做足產前檢查的孕婦所需照顧較多,有關情況英國沒有。
內地孕婦須減一半
周鑑明表示,根據專家初步分析,瑪嘉烈醫院助產士人手比例低於標準,去年該院有4,900名嬰兒出生,已超出負擔能力。該院計劃將明年整體產子名額減至最多4,800宗,即每月最多400宗。
周鑑明說:「唔一定做到最高,人手唔可以拉得咁緊」。因應明年龍年效應,預計本地孕婦產子增加5%至10%;該院或有4,000名本地孕婦產子,故計劃將明年內地孕婦名額較去年減少一半。專家亦發現公院產後病房人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