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前天(周四)發表中東新政策演說,對以巴立場作出重大改變,首次要求以色列將邊界退回1967年六日戰爭前狀態,令昨日訪美的以色列總理內坦亞胡(BenjaminNetanyahu)極度不滿,認為此舉使以色列無法自衞。
奧巴馬在演說中談到以巴和談,指他兩年來尋求推動以巴和平進程,但努力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以色列繼續在西岸興建猶太殖民區、巴勒斯坦人就退出了會談。他認為巴勒斯坦未來立國,以巴邊界應以1967年六日戰爭前的分界線為基礎,以色列必須接受「永久佔領」不能帶來真正和平的事實。
以色列在六日戰爭中,佔領了東耶路撒冷、西岸和加薩地帶,巴人堅持未來立國時,領土必須包括這三地;以方卻堅持邊界一事上沒有商量餘地,成為和談陷入僵局原因之一。奧巴馬的新政策,無疑是站在巴人一方。
以色列對美國改變立場極憤怒,總理內坦亞胡表明拒絕全面撤出西岸和東耶路撒冷,指回到六日戰爭前的邊界,將令以色列無法自衞,置猶太殖民於險地。他昨到白宮跟奧巴馬會面時要求對方澄清立場,促請奧巴馬確認美國2004年向以色列作出的承諾,當時喬治布殊總統表明,要求以方退回1967年前邊界是「不切實際」,未來和議必須承認「現實最新情況」。
以總理要求刪言論
有報道指在奧巴馬發表演說前,內坦亞胡曾憤怒地致電美國國務卿希拉莉(HillaryClinton),要求奧巴馬刪除有關言論,但美方未有理會。
針對巴人計劃在9月聯合國大會上要求國際承認巴勒斯坦國,奧巴馬指「在聯合國尋求孤立以色列之舉不會產生一個獨立國家」,又重申美國對以色列的安全承諾「不可動搖」。巴人對此感到不滿。
有分析認為,這是典型的奧巴馬風格:企圖取悅所有人,結果卻令所有人失望。他企圖透過調整政策爭取巴人重返談判桌,但最終同時得罪以巴雙方,落得兩面不是人。
奧巴馬亦提到阿拉伯之春,指美國外交首要重點是在中東提倡民主改革。他揚言繼突尼斯和埃及後,區內將陸續有獨裁者下台。他批評敍利亞總統巴沙爾「選擇了謀殺和大規模拘捕國民的路」,未來必須帶領國家邁向民主,否則「滾開」。至於利比亞領袖卡達菲,奧巴馬就認為他無可避免要自願或被迫下台。不過巴沙爾沒理會,敍軍昨天繼續向手無寸鐵的示威者開火,打死17人。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