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子泰登離開賽敦石油公司後,主席湯芬與迪雅夫就大展拳腳,全球擴張四處去找油,簽下十多個國家的石油合同,包括中國海上的區塊,而勝利開始冲昏了賽敦高層的頭腦,讚美聲音掩蓋了真言,生活奢華,開始變得入不敷支。
買私人飛機 建豪宅
湯芬為了私利,除了本身已有3架行政人員飛機之外(筆者亦坐過多次來回中美),還花錢去買一架波音737飛機作為己用,在達拉斯的寓所變為一間有幾十間房及泳池球場的行宮,每日大宴親朋開派對。
當時除哥倫比亞外,其他地區一概沒有油發現,打的都是乾井,在中國海上的區塊也是毫無成績,唯一支撐着賽敦的,就是每天從庫西亞納及庫皮亞瓜油田分得的3.5萬桶油(油田最高產量為50萬桶一天)。很快賽敦開支及債務就超過收入,至1998年全球陷入亞洲金融危機,冰凍的全球經濟使全球石油用量迅速下滑,而油價亦急速下調至最低時的9美元一桶,一下子把賽敦緊緊的索住了!財政捉襟見肘,難以翻身。
因為從1992至1998年這6年間,賽敦的開支高達12億美元,而收入卻無增加!當時財務經理樂亞(Rugg)承認賽敦基本上已是資不抵債,泥足深陷,無法應付日常運作與開支,賽敦極需要其他公司「打救」,否則踏上破產之路!
賽敦面臨財困,賣盤之消息在《華爾街日報》率先爆了出來,當然引來不少「狂蜂浪蝶」,而其中最有辦法及財雄勢大的就是德州億萬富豪湯希士(TomHicks)。
(未完再續)
鄺社源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