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暗彈港府房屋政策倡增土地供應 資助巿民「上車」

梁振英暗彈港府房屋政策
倡增土地供應 資助巿民「上車」

【本報訊】日前公開表明對參選特首是抱「當仁不讓」心態的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昨日應街工邀請「落區」出席街頭論壇大談房屋政策。當年有份制訂八萬五政策,他把推冧樓市歸咎金融風暴。他又暗彈曾蔭權政府,指近幾年若當局集中資源解決房屋問題,相信現時市民的生活一定會過得更好。
率先表態有意選特首的梁振英,昨日到葵芳邨出席街坊工友服務處住屋關注組的社區論壇。不少居民都不滿公屋輪候時間太長,制度也很多不合理,例如單身人士需要接受計分制評核來決定輪候時間的長短,有公屋住戶也指雙親離世後被房署迫遷至細單位。
梁振英認為,公屋輪候時間長與公營房屋供應量有關,他舉例近幾年新落成的公屋單位每年只得一萬多,與7、8年前每年2萬多個相距甚遠。他直認即使2014/15年度有1.8萬個公屋單位落成仍不足夠,「家係分之者寡、食之者眾,點搞都係有人認為唔公平」。

八萬五失策歸咎金融風暴

梁振英說,現時應從土地供應着手,近幾年公私營單位落成量減少是大勢所趨,「家我哋無咗填海,高度同密度都低咗」,他認為這些規劃問題全港市民都應參與討論。有街坊認為若當初八萬五政策成功,今天便不會有嚴重房屋問題;若政府肯聽民意,也不會有大批八十後、九十後上街。梁振英回應指,八萬五政策是當年評估公私營房屋市場需求後制訂,但遇上金融風暴卻是始料不及的事,但承認若近年政府肯投放資源解決房屋問題,市民生活必定更好,因為房屋現時已成為最嚴重的民生問題。
梁振英認同政府要擔當資助人角色,非以推低樓價至市民可承擔的購買力為止,而是在市民的購買力之上提供津貼讓他們可以「上車」。但他昨對參選特首一事完全封口不答,更指擔任公職多年一直喜歡落區聽市民意見,否則必與社會脫節。

有出席論壇街坊直指,社會上越來越多反對聲音,與政府沒有聆聽市民聲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