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投資者曾見某城市的酒店渴市,供不應求,便找規劃師和建築師,替他改變原定用來發展寫字樓的地皮用途及設計,想參與投資酒店。然而,若干年後,雖然該市的經濟狀況及遊客量不太差,但該投資者的酒店項目,投資效果卻沒有預期的好。
問題出在哪裏呢?據筆者分析,原因如下:
(甲)酒店收入受其他地方經濟影響──尤其是以遊客為主要客戶的酒店,若外國經濟不景,外地客口袋的錢少了,想外遊開眼界也不行。相反,若外國經濟興旺,就算本地經濟不景,但因普遍消費便宜,也無減外地客到訪的雅興,甚至會比平時更多人來。當然,若是以商務客為主要客戶,本地經濟興旺即表示有更多生意機會,有助提高到訪人數。
據此,要先想想酒店需求何來,究竟是從哪些國家和哪類經濟層的人,有多少人兼入住時間長短及次數等問題。此外,要考慮專注哪個市段,主攻遊客或商務客,以及走較大眾化或高端路線等。另外,酒店的所在地段和位置,也會影響到客戶的選擇決定。
除此之外,知道本地客口味、文化等不足用,要對外地客的文化甚至國家歷史有了解,且非只流於表面,部份更要深究。
(乙)酒店管理──一般而言,新手還是選擇投資住宅、寫字樓等(最好限於非甲級)為妙,酒店最好是不熟悉不沾手。若住宅或寫字樓興建得較別人差,以及管理和營運遜色,當然不好,但價格低些亦會有人買或租;再者,更改管理公司或班底便可解決問題。
管理質素影響入住率
不過,酒店未必如此。若酒店令人覺得不安全、不放心或服務差勁,尤其在網上被用家劣評,入住率可以很低。就算要改管理人亦不易,一來管理酒店不同管理住宅,涉及環節較多;二來不少是家族生意,改管理人等於叫他們賣盤,談何容易。
簡而言之,酒店的管理及營運效率,可決定經營成功與否;做得差的,就算市況不俗,亦未必有錢賺。
(丙)配套要「配」──即是要match,不只在級數上,形式、設計或氣氛上亦重要。如酒店與其餐廳,做到合襯已不容易,若能互相輝映會更佳。很多酒店的房間管理做得不俗,但其食肆完全是另一回事,不知是否因為外判,總不像統一管理。
總括來說,酒店不是純地產項目,因為酒店的「磚頭」只佔投資一部份。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