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聞一則。
甲友說有不太重要事情,想找某某,屬於可找可不找之類,致電家中沒人聽,打手機,無人接,發短訊,無回音,再發三發,一天兩天,皆無回音。
反正,短訊是寫着:有空請找我。
於是想,對方大概是沒空吧。如此這般又一星期,再發有空請找我,一樣沒回音。
甲與某某介乎半生熟,又沒甚麼共通朋友,有點擔心,又帶點好奇,是半點不得閒,還是出了狀況,還是有友誼開始自然死亡的先兆呢。
忽然記起某某有玩微博,甲自己也登記了微博,只是循例關注過甲之後,就差不多沒上過去,為好奇故,於是上微博尋人。不上還好,一上某某之博,即見其交友之廣博,之勤奮,之給力。
甲終於明白,某某的確忙得很,忙於把自己生活上載,跟不分生熟,生也混熟的一大堆朋友談天即轉載他人談過的天。天,假說,就是沒有空給他個回音。
基於氣憤,出於試探,甲在微博上對某某說有空請找我,然後等候回音。這回某某的空,不消一晝便騰出來了,問有甚麼事,語氣還親熱得很。
甲放心了點,證明某某沒有絕交的意思。可回頭一想,這算甚麼?眼見某某對來自內地的不知名人士,用打情罵俏的口吻評論其晚餐的菜式,不到三分鐘即熱烈回應。都是用手機在溝通,某某何以不理會他的短訊,只看見他的微博,又在微博上熱情如故?
甲最後說:某某夠不夠朋友已不是重點,重點是某某愛玩的是交友以及交友這平台,交誰,也不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