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市區重建局公佈馬頭圍道塌樓重建項目的賠償方案,其中住宅部份,每呎(實用面積)賠償金額高達9785元,呎價之高令市場譁然。因為,原本持有一個幾十年樓齡舊樓單位的業主,獲賠償後便有能力購買同區的翔龍灣或傲雲峰,獲利之高好比中了兩次、甚至三次的六合彩二獎。
這次賠償方案一再說明,有宅就有財,那怕是一個舊區舊樓單位。一直以來,那些樓評家一再強調,交通方便的屋苑型住宅,升值潛力最高,舊區物業則不屑一提。更有言論指,舊樓物業折舊高,故不宜染指。
地價升值快過物業折舊
自市建局積極收購舊樓重建後,舊樓越舊越值錢,事關容易被看中收購,賠償額相等於同區七年樓齡的新樓。事實上,舊樓所在的市區位置,地價持續上升,其升幅之快,遠高於建築物業外牆及內櫳的折舊;從這角度出發,市區舊樓只會持續升值。
一直以來,有一批舊樓投資者購入單位後,將之改間成數個套房單位出租,收取8厘以上的回報率。有些買家,甚至將之空置,博被收購等賠償。這種較為另類的投資方法,比買屋苑樓等升值的做法,來得更有效,回報率更高。
從另一角度看,投資舊樓所用的資金較低,一般百餘萬元已可入場,故對於那些資金不足的投資者而言,可說是最合適不過。不過買舊樓,要多做功課,例如多到心儀的區域睇盤,因為舊區的地產資訊,一般不太充足,主因是中大型代理行較少做舊樓買賣。所以,要買筍盤,一定要靠地區細行幫忙。
買舊樓博收購要等幾多年,事前無人會知,只有多研究收購的趨勢,早着先機,就可能有喜出望外的收穫。
何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