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恩辭職 掀IMF總裁爭奪戰

卡恩辭職 掀IMF總裁爭奪戰

涉嫌企圖強姦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卡恩(DominiqueStrauss-Kahn),昨日(周四)宣佈辭職,即時引發總裁席位爭奪戰,以德國為首的歐盟,堅持繼續由歐洲人出任,但中國、巴西則力爭由新興經濟國家領導IMF,以反映國際經濟新秩序。

卡恩透過IMF發表辭職聲明,否認涉及性侵犯,辭職是迫不得已,目的是「捍衞」IMF,「要竭盡所有力量、時間和精力,證明自己清白」。他又指最掛念妻子辛克萊(AnneSinclair),「愛她多於一切」。

卡恩辭去IMF總裁職位。路透社

《環球時報》籲中國人出任

卡恩自動請辭後,副總裁利普斯基(JohnLipsky)會擔任代理總裁,總裁爭奪戰隨即拉開序幕。IMF和世界銀行是二戰後產物,根據規定,IMF總裁由歐洲人擔任,世銀行長則由美國人出任。巴西率先發難,呼籲為IMF總裁人選制訂「新標準」,「令IMF總裁是因為他的才能而當選,非因為他是歐洲人」,否則會跟現實經濟脫節。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對卡恩辭職表示遺憾,對IMF新總裁繼任人選也有意見,認為應透過公開、透明、擇優的程序選出,「用中國的話來說,就是充份考慮德能勤績來選拔,這樣有利於IMF更好地反映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和新興市場的代表性」。
中國官方喉舌《環球時報》昨天發表網上評論,指新總裁應由中國人出任,IMF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是監控貿易和提供資金援助,這都是中國的長處,多名中國人在國際金融機構擔任要職,包括前人行副行長、現任IMF總裁特別顧問朱民。南韓、泰國、日本都開腔呼籲以非歐洲人出任IMF總裁。

美國《紐約每日新聞》昨刊出卡恩獄中照片,他穿上特製藍色囚衣,又厚又韌,難以用來吊頸自殺。

警方發放卡恩被捕後的照片和文件。

默克爾:下任必須是歐洲人

面對亞洲多國和新興經濟國家逼宮,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Merkel)一邊安撫說長遠而言,新興國家可出掌IMF或世銀要職,但下任IMF總裁必須是歐洲人,而且要盡快委任,因為當前最逼切問題是如何處理歐洲債務危機,由熟悉這方面的歐洲人出任最理想。
本來歐洲多國都各有心目中人選,如荷蘭屬意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Trichet),德國和瑞典則屬意法國財長拉加德。隨着默克爾開腔,歐盟統一口徑,說熟悉歐洲經濟事務是新總裁的一個很有用的資格,並呼籲大家在人選方面團結一致。
新興國家財大氣粗,但卻輸在各懷鬼胎,難以有合乎各方利益的總裁人選。歐盟方面傾向由拉加德接替卡恩,但礙於法國人在過去33年已把持這個要職達26年,難以游說24個董事接受,因此一個折衷人選是土其耳前經濟部長德爾維什,一來是來自新興國家,二來土耳其橫跨歐亞,可算歐洲國家,又正申請加入歐盟。
這場總裁爭奪戰,最終誰勝誰敗,還看美國取向,因為美國擁有否決權,假如美國支持歐洲的人選,七大工業集團(G7)的投票權份額高達44.3%,可主宰大局,相反中國的投票權只有6.07%。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歐洲與新興國家,就IMF總裁席位爆發爭奪戰。法新社

下任IMF總裁人選

法國財長拉加德
(ChristineLagarde,55歲)
優勢:
‧在金融海嘯後協助穩定環球金融市場,並參與環球金融制度改革談判
‧談判手段高明,又明白歐債問題關鍵,有利處理歐洲債務危機
‧由女人出任,可避免卡恩好色事件重演
缺點:
‧過去33年,法國人當了IMF總裁26年
‧涉嫌濫權批合約給一名有爭議的法國商人而遭司法調查

墨西哥央行行長卡斯滕斯
(AgustinCarstens,52歲)
優勢:
‧2003-06年曾任IMF副執行總裁,熟悉IMF運作
缺點:
‧世銀行長已由美國人把持,若IMF總裁也由美洲人出任,未必獲其他人接受

巴西央行前行長弗拉加
(ArminioFraga,54歲)
優勢:
‧解決巴西1999年貨幣貶值和通脹問題
缺點:
‧曾擔任索羅斯對冲基金執行總裁,跟索羅斯關係密切,未必獲巴西政府支持

土耳其前經濟部長德爾維什
(KemalDervis,62歲)
‧2001年推行經改,成功拯救瀕臨破產的土耳其
‧土耳其是歐洲新興經濟國家,易被歐盟和金磚五國接受
‧現為布魯金斯研究所環球經濟發展署副主席,跟IMF關係密切

德國央行前行長韋伯
(AxelWeber,53歲)
‧是歐洲央行理事會成員
‧政治人脈好

南非前財長曼努埃爾
(TrevorManuel,55歲)
‧由政治犯躍升部長,在2008年總統姆貝基遭罷免後,成功穩住投資者
‧在國際金融圈子備受尊重

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朱民
(58歲)
‧曾在世銀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工作
‧去年獲卡恩聘請為IMF總裁特別顧問,加強IMF對亞洲和新興經濟國家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