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淋巴癌少女 刺繡展母愛

八方人物:淋巴癌少女 刺繡展母愛

一天在北角城巿花園酒店飲茶,在大堂當眼處看了一幅《慈母手中線》為題住家飯畫作,趨近細看,畫面上一煲一碟、三餸一湯,竟是一針一線繡在畫布上的刺繡。肯花時間刺繡的,是末期淋巴癌的屋邨妹馮煒欣(Yan)。Yan說,許多不可能的事,肯做就變得有可能。01年,她畢業於明愛白英奇學校設計學系,家貧兼且是三名弟妹的大姊,沒錢跟大夥兒畢業旅遊,面對現實搵工做了三年室內設計,養家之餘又儲足6萬元,獨自遠赴英國、西班牙流浪近一年,盡覽兩地風光,完成人生第一個壯舉。

捱過化療

07年5月母親節,Yan到浸會醫院進行年度體檢,醫生告訴她患上淋巴癌,輕描淡寫說不知是第三或第四期,要她留院抽骨髓進一步確認,「醫生話抽唔抽隨得你,反正你都冇將來,唔捱得幾耐」。
醫生坦白得夭心夭肺,「我只係做體檢,突然間話我會死,嗰陣好激動,猛問佢咁點算,點解會咁,不斷咁問點解」。翌日證實她是末期癌症,醫生將死馬當活馬醫,為她注射高劑量化療藥,約兩星期打一針,捱到18針,打足近兩年她仍健在,目前進行復康治療。死過翻生,她說是奇蹟,醫生更說:「你咁細粒,都幾捱得。」
能完成人生第二次「壯舉」,Yan在治病期間學懂刺繡,讓她有捱下去的動力。「一次到癌症中心,見到有一個刺繡公仔便愛上,不知是甚麼原因。」她學刺繡,聚精會神一針針繡出圖案,渾忘化療的痛苦,也忘記了等候醫療報告及等死的感覺。
化療過去了,但Yan整年外出均戴上口罩,心理上怕受病毒感染令癌病復發,去年才戰勝心魔除下口罩。學懂了得來不易,Yan最近在火炭設立一個工作室,展覽令她燃點希望的刺繡。
剛過去的母親節,她與信和集團合作,花了兩個半月以血和淚繡了四幅作品,本月擺放在信和旗下酒店。Yan說,母親負責家人一日四餐,患病的時候更對她的膳食費煞思量,四幅刺繡作品分別以早、午、下午茶及晚餐為主題,反映母親對子女的關愛,「呢啲平常細節,都變成我嘅靈感」。
記者 蔡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