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交所期金首日交投旺錄逾3900張合約 多來自外資

商交所期金首日交投旺
錄逾3900張合約 多來自外資

【本報訊】香港商品交易所昨日正式低調開業,首個產品是美元結算的黃金期貨合約,共錄得成交3929張,優於市場預期,亦遠超過港交所(388)08年推出黃金期貨首日的480張成交。但據了解,本地會員的生意並不多,估計大部份成交來自外資會員。 記者:高淑嫻

商交所的開市時間為早上8時至晚上11時,覆蓋中港及歐美市場,首張合約由工銀國際在開市時成交。
截至昨午4時,商交所約有2000張成交,集中在8月及12月份,但之後一句鐘,成交突然急增千多張,令成交總數超過3000張,估計是來自歐洲的交易,美市時的交易合約未有顯著增加。港交所昨日期金只成交90張。
雖然商交所首日成績不俗,令市場人士及不少會員大跌眼鏡,但據了解,商交所本地會員沒做太多生意,個別會員估計,大部份成交來自外資會員甚或3間外資結算會員。

合約價值細吸引力遜

敦沛期貨董事總經理劉豔玲透露,不多客戶買賣商交所的期金,有買賣期金的客戶一直在美國芝加哥市場做買賣,難以說服他們一下子轉來商交所交易,而且海外市場的期金一般以100金衡盎司為單位,商交所的合約以32金衡盎司(一公斤),合約值較細,吸引力一般。
廣發期貨沒有成交一張合約,該行副總經理丁世民坦言,對於商交所首日交投暢旺感到意外,但要觀察未來數天成交及未平倉合約數目才可以估計中長期交投。
他估計,只要金價每日有20美元上落,便有吸引力。該行在內地的母公司近日亦收到不少投資者查詢,主要關心實物交收情況,但他們暫時採取觀望態度,無意立即來港開戶投資。

張震遠:滿意成交量

商交所主席張震遠表示,非常滿意目前的成交量,成交量代表會員及整個金融市場對商交所的支持,也證明市場對以亞洲需求為本,並能提供實物交收的黃金期貨合約有強烈需求。
另外,張震遠前日指出,該所的入場費只需1萬多元,除了吸引機構投資者外,散戶亦能夠負擔,惟市場認識新產品需時,期望開業2至3個月後,每日有數千張合約交易,令人滿意。商交所共有18位開業會員,包括15位經紀會員及3位清算會員,包括InteractiveBrokers、MFGlobal及摩根士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