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腳糉、鹹肉糉 - 李碧華

臭腳糉、鹹肉糉 - 李碧華

端午節快到,市面上不少怪招糉子。台灣推出奇特「臭腳糉」,聽來反胃,餡料是大塊麻辣臭豆腐,解開「臭氣四溢」,即時聯想到古時婦女三寸金蓮纏腳布,因「培育」屈曲變形的纖巧小腳,長期緊纏不能鬆綁,一解開,慘遭蹂躪的小腳中人欲嘔,女性血淚史如今變成一隻糉子應節。台式肉糉還有咖啡、粉圓(稱珍珠糉)、烏參、荔枝、宮保雞丁、墨魚、櫻花蝦、松露、豬蹄筋、排骨酥,甚至整隻雞腿。
怪,可以吸引一時目光。一如港式昂貴的鮑參翅肚糉,宣傳招數。真正美味不過是最傳統的蛋黃五香鹹肉糉。灣仔以拆肉泥鯭粥和阿婆靚糉作主打的「靠得住」,便很原味。阿婆已九十不再包糉了,但秘方傳承,七分綠豆三分糯米,腩肉調製鹹香鮮,說「全港最正」則過譽,我們還沒吃盡全港呢。
「老三陽」搬到白沙道,全年供應長形的湖州小腳糉:蛋黃、鮮肉、金華火腿,還有桂花豆沙紫米……
今年食材水草竹葉暴漲,但沒必要買百多至三百元一隻糉子如此虛榮,而且堆填區一樣的巨糉,並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