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輸家 - 盧峯

樓市輸家 - 盧峯

對於已擁有自住物業的人來說,樓價不斷上升是有點不真實,是有點不可思議,可日常生活至少不受影響,頂多有多幾個地產代理打電話煩你一下,遊說你換樓。可對沒有物業的無殼蝸牛或只擁有蝸居想換樓的人來說,樓價上升卻有切膚之痛,很多計劃都成泡影,下一代的生活也被打亂。
最近聽到好幾個這樣的真人真事。
朋友原來租住村屋,樂也悠悠,種種盆栽養養狗,租金又便宜,省下的錢還可以去去旅行,買買喜歡的電腦遊戲、影碟……。孩子出世後,買電玩、影碟的錢用在奶粉尿片上,可幸村屋租金升得慢,還勉強能應付。到最近孩子上學了,心儀的學校遠在港島東區,問題就大了。長途跋涉上學既麻煩又辛苦,孩子又難碰上其他同學在課餘一起玩、一起溫書。朋友千方百計想搬到港島東區居住,情願家居面積大縮水也希望孩子能就近入學。
很不幸,朋友碰上了十年未見的樓市大升浪,租金緊緊跟隨樓價上升,等閒的五百呎中、小單位租金也在萬二、三元以上,比朋友的村屋貴上四、五千元,面積卻小了三分一。左算右算,這兒省點那兒慳點也不能每月騰出幾千元來,大伙兒來了一場又一場「腦震盪」也幫不了忙,只能看着他心事重重,進退維谷的模樣。
另一位故事的主人翁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幾年前買了一個單幢樓的市區小單位,大概三百五十呎,是開窗就可以跟對戶握手問好的那種。本希望上車後累積「彈藥」,幾年後可以換進愜意的單位,至少不用天天關上窗帘。可是,人工幾年間升了不到一成,樓價卻升了兩、三倍,賣了小單位也不夠付首期換個好點的單位。就是這樣,主人翁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呆在幾乎不見天日的蝸居內,還要擔心未來幾十年都要過這種不能開窗、看不見天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