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及小QFII可能實施,為內地券商帶來機遇,他們挾着熟悉內地市場的優勢,在港大展拳腳。以交易量計算,去年在中國排名第四的廣發證券,早在07年來港開業,但今年才決定擴充本港業務,其中資產管理部門本月推出兩個針對機構投資者的人民幣及中國股票基金,預算規模各3.12億元(即4000萬美元)。
籌逾3億 誘區內客
廣發證券與廣發銀行,目前是兩個獨立機構。廣發證券前身是廣發銀行證券部,93年轉為廣發銀行子公司,01年改制為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廣發銀行仍是大股東,至99年,廣發銀行將廣發證券股權悉數轉讓,成為兩間獨立公司。
廣發證券旗下廣發資產管理(香港)董事甘家驊接受訪問時透露,廣發證券07年在港取得主要牌照,正在經營股票、期貨、企業融資及資產管理業務,09年中推出首隻針對機構投資者的中國成長基金,規模只有7800萬元,去年回報達25%。因應業務發展,公司決定今年積極拓展資產管理業務,以香港作為平台吸引台灣、日本及南韓等區內投資者。
回報看3% 勝存款
話雖如此,廣發計劃推出的人民幣基金並非新事物,海通、工銀及建銀已先後推出類似的人民幣基金,主要投資於海外的人民幣定息產品,市場反應一般,每隻的認購規模均較預算有差距。部份擁有大量人民幣存款的市民,又偏向北上存款,一年利息都有3.25厘,而且沒有投資風險。
甘家驊卻為自己的產品辯護,指北上存款亦有弊處,在內地銀行的人民幣存款,未必能夠一下子調回香港;另一方面,人民幣基金實際可以港元或美元投資,毋須持有人民幣亦可以享受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好處。
甘家驊認為,匯賢(87001)上市後有更多人民幣或雙幣股票上市,預早籌措人民幣基金,準備在人民幣股票招股時認購較化算,基金回報至少2%至3%,較在港的存款息率高。
記者:高淑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