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海證券交易所產品開發部總監趙小平曾透露,預計今年年底前上交所會推出首隻跨市場及跨境ETF,期待已久的小型「港股直通車」有望於年底開行。市場傳聞嘉實、華夏和易方達有機會成為首批發行跨境ETF產品的先行企業。 記者:周燕芬
中央有意安排內地重量級基金為小型「港股直通車」打頭陣,不過這美意未必能夠獲得全面認同。中國第二大公募基金嘉實,其管理層對本報表示,該公司就開發跨境ETF產品已積極籌備了長時間,主要研發美國道瓊斯指數相關ETF產品,至於香港恒指或國企指數相關的ETF產品,則暫時沒有研究。他解釋由於美國股票市場比較大,亦有深度,道指亦是國際和內地知名度最高的指數,將對新產品的成功機會起很大作用。
T+2交收利風險管理
至於國內首隻跨境ETF產品是香港或是美國相關指數ETF產品,甚麼時候推出,則取決於監管機構;作為業界,他們重點是踏實地將產品做好。
早前趙小平表示,該所最早期的跨境ETF產品將採用T+2形式交收制度。他認為這是客觀合理的安排,有利風險管理。
他了解跨境ETF將會在現行QDII(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計劃進行,但未有聽聞會因新跨境ETF產品而增加QDII配額;嘉實本身亦有足夠未用盡的QDII配額,可以應對新產品的需求,況且現時中國外滙儲備高達3萬億美元,他相信即使申請加大QDII配額,問題亦不大。
道指ETF可隨時推
他預期跨境ETF前景光明,因為投資需求挺大,新產品可以作為中國老百姓於全球市場投資,於國際市場配置資產的一項良好工具。而嘉實的美國道瓊斯指數ETF已籌備了長時間,只待監管機構批核將可推出市場。嘉實現時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達1600億元人民幣,位列全國第二,連同私募基金管理規模合共2500億元人民幣。
據Blackrock報告指出,於4月底環球ETF市場共有2670隻ETF產品,資產規模達1.47萬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分別上升22%和32%。當中來自亞太區(日本除外)的ETF業務,於4月底合共有250隻ETF產品,涉及資產規模達58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48.8%和32%,資產規模則佔全球ETF市場的4%,與去年同期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