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狀》出來的時候,我對陳可辛真的刮目相看。官仔骨骨的番書仔模樣,竟然拍得出這樣好看的古裝武打片。香港導演拍中國古裝大片,把國內的大導演比了下去,殊不簡單,亦值得我們驕傲。紅地毯的那場午夜場首映,放映的似是數碼版本,但聲音畫面絕對震撼,無損觀眾欣賞興致。
上次李安的《卧虎藏龍》也是不參與競賽,在康城贏得口碑之後一帆風順,甚至在美國奪得奧斯卡金像獎。這次陳可辛的《武俠》,以片論片,其成績已超越《卧虎藏龍》。作為市場主導的商業娛樂片,我相信從來沒有一齣中、港、台武俠片,對時代風貌、生活細節和畫面質感,像本片這樣下功夫。美術指導奚仲文,過去也參與過許多中國大片的製作,但這次他跟陳可辛合作,可說是如魚得水。
現在連中國大陸的電視武俠劇集都一絲不苟,電影人實不應把投資的老闆和觀眾當儍瓜。過去的武俠片大多只着重正邪惡鬥和武打場面,對於佈景也好、實景也好,都得過且過。陳可辛今次明顯地要把《武俠》拍成一部「作品」,除了武打場面勁好看之外,雲南的外景以至服裝、道具等等,都令影片的藝術價值大幅提升。像甄子丹飾演的殺人犯唐龍(後改名劉金喜),與惠英紅在瓦背屋頂上的廝打追逐場面,其動感和美感,跟在片場中完成的貨色絕不可同日而語。
本片在傳統中國武俠片的類型,加入了filmnoir的元素,亦有點日本推理電影的味道,金城武飾演的徐百九,就令人想起橫溝正史筆下的偵探金田一耕助。而王羽飾演的七十二地煞教主,那種咄咄逼人的威嚇力,簡直就是驚慄片中的殺人魔王。我最欣賞本片的地方是,編導、美指等認真地加插了中國古老文化的精髓,諸如針灸、穴位、氣功、造紙術等等,令影片增加了豐富的肌理和可觀性。另外,以康城這場首映所見,本片在音響設計、音樂和混音等方面,也達到了中國電影從未有過的最高技藝水平。而劇本雖有瑕疵,整體是瑕不掩瑜。有此成績,可喜可賀。
撰文:黃國兆
(資深影評人、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