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表示煮熟豬肉所需時間較長,消費者在不知情下烹調混進豬肉的牛肉時,豬肉或會未熟透,進食後隨時寄生蟲入肚,再鑽進腦或肝等,嚴重危害健康,對豬肉敏感者誤服豬肉也會皮膚紅腫甚至呼引困難。中醫傳統學說也認為豬牛肉一寒一溫,不宜同食。
家庭醫生關嘉美說,豬隻因含較多寄生蟲如絛蟲(tapeworm),需烹調較長時間,若消費者將混入豬肉的免治牛肉,當作一般牛肉來煮,裏面的豬肉或未熟透。進食生豬肉,便可能同時吃進寄生蟲,牠們不但會侵害腸胃,更可能在身體內游走,跑進腦部或會引致癲癇症,入侵肝臟也可能導致腫瘤,亦會鑽進肌肉破壞肌肉組織,「所以乜嘢肉都好,煮耐啲都係好嘅」。
敏感者食後呼吸困難
部份人對豬肉敏感,「就好似都有人對花生、番茄敏感」,若不知情下進食混入的豬肉,可能產生過敏反應,如皮膚紅痛、臉部腫脹,甚至呼吸困難。關嘉美說認為食物零售商有責任確保消費者健康,「處理食物點可以求其」。
元朝太醫忽思慧撰寫的《飲膳正要》便指出「豬肉不可與牛肉同食」,因豬肉微寒,有滋膩作用,但牛肉氣味甘溫,能補脾胃,二者一寒一溫,有所牴觸,不宜同食。不過,中醫師關之義及陳炳樞都稱,現代中醫學認為豬牛性質不同,但共同入膳未必牴觸,「補充身體唔同需要啫」。不過,陳炳樞說若屬濕寒體質及痰多便不宜多吃豬肉,「唔知情下食咗,咪對身體唔好囉」。《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