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嘴27日 黃變黑做大醬

封嘴27日 黃變黑做大醬

平日罵人「混賬」不是好東西,但做菜混醬則是美味之源,有時更有令食材起死回生的效果。粵菜用到的醬料多不勝數,而且多以數款醬料混合來做菜,今次便選來粵菜中常用於烹調肉類的六種醬料,示範出如何將它們混搭出不同風味的菜式。

記者:謝翠玲
攝影:王文忠、楊錦文
Model:Winkie@PureModels
示範:海景嘉福酒店中菜行政總廚梁輝雄師傅

Profile

海景嘉福酒店中菜行政總廚梁師傅,擁有超過30年的入廚經驗,曾經於多個國家工作,如北京等中國多個地區、日本、香港等,不斷鑽研廚藝。

粵菜烹肉點醬錄

粵菜用到的醬料繁多,通常每種都用很少份量,但多種混合同用,可發揮複合味道。

豆豉醬 配紅麴米排骨

早於春秋戰國已出現,將黃豆蒸熟浸泡3日,放入陶瓷器封蓋發酵27日成豆豉,然後加工煮成豆豉醬,其味濃香惹味。

紅糟醬 配搭:紅糟鴨

福建特產,是釀酒時的剩餘渣滓再加紅麴米封存2星期,色澤帶紅,帶有淡淡酒香,用於烹調家禽尤其配合。

麻醬 配搭:燜牛腩

將芝麻炒香磨成濃漿狀,常用於凉拌菜式,亦會用來燜煮。因為麻醬較杰身,不宜多放,否則會令醬汁過稠。

蠔油 配搭:炒牛肉

於1888年,由廣東省南水鄉李錦裳發明,用蠔與鹽水熬足10小時,味濃加少許已可提升鮮味。

柱侯醬 配搭:燜牛腩

由廣東佛山梁柱侯發明,以發酵黃豆、鹽、糖、芝麻和生抽製成,味濃,用於起鑊或燜煮肉類。

生抽 配搭:百搭

抽字有提取之意,亦是醬油中的一個品種,以黃豆和麪粉為主料,經發酵3個月而成。色淡味帶鹹,用來炒菜調味。

風味豆豉鴨

傳統烤鴨只會配上甜麪醬同吃,但這次梁師傅以跟肉類非常相配的豆豉醬、蠔油來做汁,配搭烤鴨,更覺惹味。

材料

烤鴨4件、金菇38克、青甜椒/紅甜椒/乾葱茸/蒜茸/薑米各1茶匙、脆漿粉112克、油1湯匙、水112毫升

調味料:豆豉醬2茶匙、蠔油/老抽各半茶匙、上湯112毫升、糖/生粉水各少許

荔芋茸:芋頭茸(蒸熟)190克、澄麪38克、熱水/油各1湯匙、鹽/糖各少許

做法

1.將脆漿粉、油和水拌勻成脆漿。

2.金菇沾脆漿,以慢油炸至硬身,再轉大火把油份逼出,備用。

3.將荔芋茸材料中的澄麪以熱水搓至熟,加入芋頭茸、油、鹽和糖搓好,放在不銹鋼架上,慢慢放入滾油中,炸至鬆開,撈起備用。

4.開大火,下青甜椒、紅甜椒、乾葱茸、蒜茸和薑米爆香,再加豆豉醬、蠔油、老抽、上湯和糖煮勻,埋生粉水芡成豆豉醬汁。

5.將炸荔芋茸排上碟,放上烤鴨片、金菇,再澆上豆豉醬汁即成。

香麻釀茄瓜

麻醬味香,配上清淡的茄瓜和豬肉,的確是最佳配搭。要令醬汁味道更豐富,秘密便在起鑊時加入少許柱侯醬,令汁料味道不再單調。

材料

茄子2條、西蘭花4小棵、本菇半包、豬肉225克、冬菇(浸軟切粒)1隻、乾葱茸/蒜茸/薑米各1茶匙、生粉適量、上湯112毫升

調味料:柱侯醬/麻醬/紹興酒各1茶匙、鹽/糖各少許、蠔油半茶匙

醃料:鹽1/3茶匙、糖半茶匙、生粉11/2茶匙

做法

1.豬肉加醃料和冬菇粒拌勻,撻至起膠。

2.茄子起出部份肉,拍上生粉,釀入豬肉。

3.以滾油將茄子炸至半熟,撈起備用。

4.鑊中加油,爆香乾葱茸、蒜茸和薑米,加入柱侯醬、紹興酒、上湯、鹽、糖、蠔油、本菇、西蘭花和釀茄子,以中大火燜煮5分鐘上碟,最後才淋上麻醬。

貼士

炸茄子時油要滾,但滾油放入茄子後便要慢慢炸,至表面開始皺皮便可撈起。

松子仁鴕鳥粒

鴕鳥肉味似牛肉,加入帶有酒香的紅糟醬同炒,可減少肉膻味,同時令肉味更突出,配上少許的鹹酸菜,味道更為融和。

材料

鴕鳥肉(切粒)225克、炸松子1湯匙、蘆笋(切粒)1條、紅尖椒(切塊)1隻、鹹酸菜塊112克、乾葱茸/葱粒/蒜茸/薑米各1茶匙、上湯112毫升、糖1/3茶匙

調味料:紅糟醬1湯匙

醃料:糖/生抽/生粉/紹興酒各半茶匙

做法

1.鴕鳥肉加醃料醃5分鐘,放入熱鑊中煎至兩面啡黃,盛起。

2.蘆笋拉油,放入加了糖的上湯中,煨2分鐘至入味,盛起。紅尖椒拉油備用。

3.熱鑊下油,放乾葱茸、葱粒、蒜茸、薑米爆香,下鹹酸菜、蘆笋、鴕鳥肉、紅尖椒略炒,下紅糟醬,灑上炸松子即可。

汾酒大薄片

夏天時間,凉拌菜式總是特別受歡迎,這個以生抽和鎮江醋作凉拌醬汁的豬頸肉薄片凍食,食起來惹味得來又不會口味太濃重。

材料

豬頸肉2塊、滷水汁800毫升、葱花/蒜茸(炒熟)/炸花生粒各1湯匙、汾酒2湯匙

調味料:生抽1茶匙、老抽半茶匙、糖少許、鎮江醋1湯匙

做法

1.豬頸肉加入滷水汁中,煮滾後,熄火,加蓋浸15分鐘。待稍凉後加入汾酒浸20分鐘。

2.將浸好的豬頸肉切薄片備用。

3.熟蒜茸加入生抽、老抽、糖和鎮江醋拌勻,淋在豬頸肉上,再撒上炸花生和葱花即成。

貼士

這菜式的滷水汁味道要淡,可按口味用現成滷水汁加水溝淡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