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對本報說,前董事總經理劉明輝於去年12月17日被帶走後翌日,包括現任董事局主席黃倩如等7人,曾經去信國台辦及深圳公安求救,交代公司內部情況危急,要求放人以挽救危機,最終不得要領。值得注意的是,劉、黃事件後,中燃董事會內部亦曾經發生角力,中外股東之間矛盾現形。
董事局三招自救
根據本報獲得的中燃董事會部份成員及高級管理層發出題為「關於中國燃氣內部情況的緊急報告」的信件顯示,劉明輝於去年12月17日上午被捕後,當時的董事成員包括朱偉偉、馬金龍、馮卓志、毛二萬、趙玉華及黃倩如參與聯署。聯名信件內形容,徐鷹當時打着國台辦名義的舉動,爭權奪利,致別人及公司於死地,恐股東的實際利益將受嚴重損害,然而當中並無交代徐鷹所為何事。
聯署七人更佔當時15名董事成員近半,多數為非執行董事及獨立非執行董事,另包括龐英學等多人則為高層職員。
聯署信亦提出,期望領導出面要求公安部緊急協調,爭取讓劉、黃盡快返公司穩定大局。不過聯署信件未見來自國台辦、外方股東代表甚至財務人員如徐、李、山縣丞和梁永昌等人參與。信件內容亦未見披露於任何公告內。
本報獲信件 反映中外股東角力
有關信件亦顯示,中燃原來於劉明輝被捕當日下午,要跟進與股東阿曼國家石油洽商實施合資協議方案的事宜。主要股東韓國SK更於12月27日派專機接劉明輝到當地洽商業務。如果該公司未能夠履約,將難以對外解釋。
對於高層「亂局」,本報曾經致電事件中主角之一的龐英學查詢,龐氏指出,當時因為不知道劉、黃兩人發生甚麼事,並且擔心事件可能引起高度關注,故此當時出任副總裁的他,聯同其他幾名董事,署名信件給國台辦。不過他說:「國台辦當時未有甚麼回應,並且向他們說甚麼都不清楚。」就算當時發信予深圳公安局,他們亦不受理。繼而中燃到12月23日召開董事會,拿出措施處理。其後他們從公安局打聽關於劉、黃被帶走一事,只獲回覆無可奉告。
至於劉、黃兩人的最新情況,本報向深圳公安局查詢,深圳公安局只謂,正處理本報的查詢。國台辦旗下海峽經濟科技中心專責跟進中燃事件的高級人員,則因為出差,未能夠進一步回應。
中國燃氣未能拯救劉、黃兩人,但獲政策銀行國開行給予2.2億美元新債,準備取代舊債。
中國燃氣最新股權比例
─中方股東─
海峽金融 持股比例:4.60%
中國石化(386) 持股比例:4.82%
劉明輝 持股比例:8.14%
─外資股東─
南韓SK集團 持股比例:9.68%
印度Gail 持股比例:4.79%
安曼國家石油 持股比例:5.46%
中燃管理層被捕後事件簿
2010年12月17日
前董事總經理劉明輝及執行總裁黃勇被深圳公安局帶走
2010年12月18日
七名董事及高層致函國台辦及深圳公安局
2010年12月20日
中燃申請股份停牌
2011年1月28日
委任梁永昌及龐英學為聯席董事總經理
2011年2月1日
股份恢復買賣
2011年3月7日
公佈董事會決定罷免主席及副主席,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黃倩如為主席
2011年4月26日
股東會通過罷免議案
大行對中燃最新評級
4月18日
大行:野村 目標價:3.7元 評級:減持
4月26日
大行:花旗 目標價:3.0元 評級:待釐清執行風險
4月27日
大行:派杰 目標價:3.21元 評級:中立
5月9日
大行:瑞銀 目標價:3.2元 評級: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