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老友去飲茶,嗜湯的老友叫了一壺老火湯。侍應把舀出來的湯端上桌,雪白的瓷碗、明黃色的湯,視覺效果一流。那湯,看起來是有一點釅釅的質感的,湯色醇厚瓷重。香味卻甚清幽。入口,有肉的甜、骨的媚、魚的鮮、胡蘿蔔的甘。好的湯與好的酒一樣,食材雖經充份混合,細味,不同食材的天然芳香仍漸次在味蕾綻放,有細密的層次感。我不由得眯上眼,輕輕嘆息一聲,知道從此塵世間又多一樣牽掛物。
愛上一碗湯,跟愛上一個人一樣,你會對對方的內涵着迷,猜測是怎樣的經歷(材料)和際遇(時間)讓對方成就成今日的模樣。回家後,我買來魚和肉,再根據自己的猜測添加其他材料,希望煲出那碗味道近似的明黃色的湯。仍在努力中。
我不知道那壺湯的完整材料是甚麼,我想,即使是完全一樣的材料,不同的人,煲出來的湯,味道還是有所出入的吧?飲慣老火湯的人,閉上眼睛也能分辨媽媽的湯、老婆的湯、前度的湯、菲傭的湯之細微差異。於是,老火湯與人的關係就變得糾結起來。於我,那是一碗迷湯,一個自小不嗜飲湯的人,在全無防範之下被它征服了胃,俘虜了心,為解構它而樂此不疲,並忍受思念的折磨。真是件毫無邏輯的事!也許,一切只因為跟我共飲一壺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