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的滙豐控股(005),以「全球的本地銀行」(World'sLocalBank)作口號,全因其有着強大的環球網絡,難怪新任行政總裁歐智華在上周舉行的策略日,也多次提到要利用其網絡效應(connectivity)。而將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發展至世界級銀行,其首任大班浦偉士爵士就居功至偉。
購米特蘭銀行 總部遷英
1987年,浦偉士成為滙豐銀行主席兼行政總裁,至滙豐在1991年組成滙豐控股,浦偉士成為首任主席;其後於1993年,行政總裁之位由龐約翰取代,浦偉士只任主席,並於1998年退休。浦偉士出任滙控大班期間,滙控常派高息派紅股,又於1992年,以當時銀行業最高收購價39億英鎊(當時約507億港元),將MidlandBank(米特蘭銀行)收歸旗下,帶領滙控逐步轉型為環球銀行。之後在1993年,順利將總部由香港遷往倫敦,將滙豐由一間亞洲地區銀行,搖身一變成世界級銀行,但仍在香港保持影響力。
滙控在世界各地不斷作出重大收購,將業務網絡擴展至世界各地,及後集團在03年於美國收購滙豐融資(Household),令滙控蒙受巨大損失,更需要在09年進行世紀供股,外界都認為是浦大班的繼任人龐約翰之過。
浦偉士在位期間,參與很多公職,如行政局議員、香港賽馬會主席、康體發展局首任主席和英國銀行學會副總裁等,可見其在不同領域都有真知灼見。
時至今日,歐智華上場任集團CEO,並宣佈大幅撤出沒有經營規模及賺錢效益的零售銀行市場,未來只集中18個市場經營,或令人有走回頭路的感覺,效果如何暫不得而知。不過,如果滙控將總部東遷回港,相信香港股東都會非常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