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這個賭場,令你充滿希望而來,充斥失望而去。臨近6月底美國次輪量化寬鬆死線越是臨近,大鱷更愛舞刀弄劍,刀光劍影之下,死的仍然是平民百姓。投資者要有心理準備,市況短期會相當波動,會有更多假反彈、假恐慌。自問無能力承受如此波動市況者,最好暫時離場隔岸觀火。
我仍堅信,市場資金氾濫,游資充斥,後市跌極「有譜」,但要大升,又似乎越感困難。香港基本因素好,首季經濟增7.2%,實遠超預期,資金多息口低,這些因素街頭巷尾通通熟透。香港是國際市場,並非單憑內地資金支配,股市「發圍」與否固然也同時取決於國際大戶取態,何解鄰近的南韓、曼谷、菲律賓、吉隆坡股市通通在創新高?
內外不明朗因素夾擊
大戶有大戶的「玩法」或標準。兩年多前,相信資金氾濫股市「死唔去」,於是漁翁撒網,來個圍攻。及至近期,大戶聰明資金已傾向揀擇吸納,並且對好些市場提出疑問。不幸,香港是他們抱有疑問的市場之一。大戶怕爆煲,較之鄰近市場,香港由於受制於太多政策掣肘,兼且外有美國內有祖國的不明朗因素夾擊,大戶對香港資產爆破的憂慮,已經蓋過之前他們認同香港因背靠祖國,而有中國溢價的賣點。
十四年前是很多港人的「大忌」,樓市瘋癲、通脹升溫、資產泡沫等等。十四年後的今天,我們很多指標又再回歸十四年前的「大忌」。樓價升破九七,通脹直逼九七,連十四年前最後一次公開投地的中國海外(688),近日又再現身兼成功投地。太多十四年以來……,未必一定「實死」,但「睇路」,行慢一點,總比亂過馬路來得安全。儘管香港市場大有賣點,但通脹太高,資產價格太貴,出現一個像樣而理性的調整,其實是很合理及理性的期望。
胡孟青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