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小投資:通脹仍未見頂 - 潘國光

大環境小投資:通脹仍未見頂 - 潘國光

中國上周四宣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雖說時間上有點突然,但在過去一年也可說是司空見慣,也是當前中央收緊流動性的最有效方法。市場開始憧憬內地通脹即將見頂,收緊銀根的措施可能快接近尾聲。不過,筆者恐怕投資者對通脹的預測過份樂觀,4月份中國CPI按年上升5.3%,仍大幅高於央行的目標水平。
內地一年期定存利率為3.25厘,若跟4月份的CPI比較,出現了接近兩厘的實質負利率,而負利率往往是推動人民將存款轉往投資的誘因,因此未來央行仍有加息的需要。當前內地的通脹問題,包含了內需推升消費、資產炒賣,以及輸入性通脹三大方面。加息及加存款準備金率只可以紓緩內部的問題,對於輸入性通脹,透過滙率升值只可抵銷部份壓力,未來中央仍將繼續運用「三率齊升」的手段來調控通脹。
不過,即使做了這一切,甚至再加上打擊期貨市場投機炒風,以及限制資金流入等行政措施,中央也沒有絕對把握壓抑通脹。若要預測通脹見頂,則必先要預測商品價格何時見頂。過去一年,商品上升並非完全由經濟需求所推動,而是由美、歐、日的量化寬鬆措施(QE)所衍生出來的貨幣貶值潮。
美元近期有所反彈,令一眾商品回落,惟筆者認為美元反彈只屬短期現象。美國負債即將觸及法定上限,其財政狀況亦即將成為市場焦點,從基本的會計學推算,筆者認為美國在未來的5至10年內,並不存在任何有意義的削債空間。

美國可能加推QE

美國聯儲局前副主席、現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AlanBlinder近日就發表言論,指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短期內極需要新增的「刺激方案」,削赤長遠來說是有需要的,但當前卻絕對不該發生,因為這會窒礙經濟增長。
Blinder現時對聯儲局仍有相當的影響力,可是美國現時政治上極不方便增加刺激性開支,那唯一的辦法就只有貨幣性的刺激措施。筆者忠告讀者,須留心美國大型投資銀行未來一兩周會否提出類似的言論,假如有則聯儲局準備加推寬鬆措施的造勢活動很可能要正式展開,那我們的通脹又何時會見頂呢?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