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將會掀起一陣腥風血雨,唔係講崩牙駒出返嚟,而係各大食神磨刀霍霍,銳意爭奪旅發局今年第10屆美食之最大賞特設嘅「蝦餃之王」寶座。點心成日俾人叫做「蝦餃燒賣」,都係蝦餃行先,可見其江湖地位,不過負責做評判嘅食家韋基舜就話,今時今日嘅蝦餃,好多做得唔夠精緻:「點心嘅意思本來就係細緻,搞到蝦餃隻蝦大大隻,點似樣?」
韋基舜噚日仲喺美食之最大賞記招話,當年茶樓雖然好多都冇冷氣,但啲食客仲係爭住坐近廚房唔怕熱,就係因為要第一時間爭奪新鮮出籠嘅蝦餃,「啲師傅會將熱騰騰嘅蝦餃七、八籠咁叠起攞出嚟,大家爭住攞嚟食,坐得遠廚房,隨時攞唔到」。
蝦餃要精緻皮薄
佢又話,要做蝦餃之王,用料最重要,蝦一定要新鮮,但唔使大大隻,「要細先夠精緻」;另一樣重點就係要皮薄,唔會咬落去硬邦邦,但用筷子挾起時,啲皮又唔可以穿喎,「因為靚蝦餃裏面要有汁,穿咗咪漏晒出嚟囉」。八方問佢邊間酒樓食肆嘅蝦餃可以稱王,佢就話自己係評判唔方便講。
大賞今年有四個組別,各組設「至高榮譽金獎」、「金獎」及「銀獎」殊榮,其中點心組另設蝦餃之王,總評判係韋基舜。「羮」組總評判係食家唯靈;「飯」組總評判食家黃雅歷;「蔬菜」組總評判就係餐務管理協會永遠會長楊維湘。
大廚仲要迎合國際口味,因今屆評審有唔少海外名廚,例如兩位米芝蓮星級名廚,包括法國嘅PascalNibaudeau、德國嘅TimRaue,仲有新加坡WillinLow、澳洲華裔名廚鄺凱莉(KylieKwong)及台灣嘅吳恩文。
旅發局主席田北俊話,美食係香港重要嘅旅遊賣點,舊年過夜旅客餐飲消費,總共帶嚟超過150億元收益,比2009年上升超過四成。
大賞正接受報名,7月4日截止,8月10及11日舉行決賽,仲會印喺11月份出版嘅《2011美食之最大賞滋味指南》,俾旅客市民按圖搵食。
得獎大廚仲可以到歐美巡迴推廣香港嘅美酒美食。上屆大賞得獎者朗豪酒店「明閣」嘅黃智輝師傅,就係去美國參加著名嘅Food&WineClassicinAspen,示範以香港嘅中菜美食配搭美酒。
邊間好食?
食家劉健威
家嘅蝦餃鬥大件,啲蝦大過乒乓波,好肉酸,好似三、四十年前啲三藩市唐餐咁。點心要細細件,將靚蝦、冬筍、豬肉砌粒,少少咁包喺薄皮裏面,咁先叫蝦餃王。推薦試吓海都嘅蝦餃。
名廚余健志
今時今日唔少酒樓,多數問食物工場攞貨,新鮮程度始終唔夠自己做好,所以我會揀名都酒樓嘅自家製蝦餃。蝦餃嘅皮好重要,澄麪同水嘅比例要調校適中,先至會又薄又有咬口。
名廚周中
如果選蝦餃之王,我會揀四季嘅龍景軒。因為佢哋嘅蝦餃符合傳統靚蝦餃嘅原則,就係皮薄唔黐,蝦料又靚。仲有,傳統蝦餃嘅餡,仲要加埋筍同豬肉,咁先至會香。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