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孟菲斯記者把灰熊與憑着參加《全英一叮》一炮而紅的村姑歌后蘇珊博伊爾相提並論,因為在1月初時仍然輸多過贏,當時的灰熊橫看豎看都不似是季後賽球隊,能扭轉形勢,其實與賀連斯教練改變調兵遣將策略有直接關係。
季初重用新人沙維亞亨利,希望他成為攻守兼備的外線主力,但表現未達標;東尼阿倫在1月份開始增加上陣時間,球隊即時有進步,韌力十足,屬非一般的第8種籽。
灰熊對雷霆的名氣指數或不及其他準決賽系列賽,但我認為這兩支年輕球隊的對碰可觀程度甚高,第4場要打3次加時才分高下,可算經典;但同時亦成為下一場的勝負關鍵,灰熊常靠壓迫感及極強的防守,製造快攻機會彌補外投能力不足,惜在第5場因體力回復不足,影響戰術發揮。
賀帥在第6場變陣,改用OJ美奧擔任正選,令蘭度夫在內線有更多活動空間,他於第2至第5場在內線舉步維艱,投射命中率僅過3成。在第6場面對較多單人防守下,取得30分成為贏波功臣。
在充滿壓力的第7場,勝負還看雙方臨場發揮,無論結果如何,可以預期這兩間球會在未來4至5年內或會經常在季後賽碰頭,我看高雷霆半線。
文:張丕德
nowSports評述員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