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股齊鳴:如何收科 拭目以待 - 張一鳴

樓股齊鳴:如何收科 拭目以待 - 張一鳴

樓市9個周期系列,今日談到最後兩個周期。97年是香港的里程碑,香港回歸前夕,政治紛擾,但當年樓市升勢難擋,一個個樓價新高紀錄至今仍為指標。不過,早在踏入「癲瘋」前,樓市已波瀾起伏。

沙士後反彈 未見大調整

1990年底至1994年底,樓價平均升86%,直至94年中國宏觀調控,部份資金撤離香港,95年第三季樓價挫達一成,樓市踏入第八個周期。在這周期的91至96年,新建成房屋僅約16萬個單位,相對於同期新家庭約27萬個,實在供不應求。同時,港英政府每年限推50公頃土地,為樓市「火上加油」,加上內地熱錢再度湧港,樓市在95年首季重拾升軌,至97年第四季,兩年內樓價平均升76%。
不過,世上沒有只升不跌的市場,香港回歸後,董建華上台,推出「八萬五」房屋政策,加大房屋供應,而且撥出優質土地興建公營房屋,打擊私人樓宇市場。正是「福無重至,禍不單行」,亞洲金融風暴掩至,殺香港投資者一個措手不及。
令香港樓市跌至谷底的致命一擊,是03年。沙士嚴重打擊香港經濟,樓市亦不能倖免,由97年第四季至03年第二季,樓價暴跌66%。在這時期,靠中央出手,推出《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還有「自由行」政策,香港經濟迅速復蘇。
此外,香港房屋供應持續有限,樓市再次回升。雖然樓價在08年金融海嘯打擊下回落,但快速反彈,未能計算為大調整。為收拾金融海嘯殘局,多國政府推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大印銀紙,帶來另一個泡沫,資源、工資、租金成本上漲,通脹隨之而來。這一個周期如何「收科」,還要拭目以待。(四之四)

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