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某區,見有街招廣告:「單位開放日」,市民可隨意參觀。但凡開放任睇矜貴極有限,若售價特平,肯定「有嘢」。是否凶宅,上網一查便知。
亦有投資者爭購,屋中死過五六七人?不當一回事,分間成幾間套房長線收租,人氣添旺,就毋懼陰森。不過你我心理作用,雖然各有各的命,又沒害死他們,到底夜半敲門也吃驚。低於市價一半又如何?
見台灣有則「趣聞」─當事人不覺有趣。台北街頭大量傳單廣發,路人接到手一瞧即扔。上面大字寫着:「賣屋葬父」,小字為「急籌×十萬殮葬費」。這單張是推銷房子的。
但誰會因為同情你,斥巨資購下一間死過人而孝子又無力殮葬的房子?
後來大家發現,原來是那房屋仲介的鬼主意,以此炒作,以為可吸引善長。他發了一萬張傳單,結果一通電話也沒有。白賠了本錢和力氣。
買樓是人生大事,房貸長期負擔,上手運滯,何必接貨?只怕負能量也找替身。有些經紀迫不得已才告知真相,豈像他那樣鳴鑼喝道的?是學藝不精才親自趕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