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記者倫敦直擊 滙豐強勢回歸押重注大中華 爭做五個一哥

《蘋果》記者倫敦直擊 滙豐強勢回歸
押重注大中華 爭做五個一哥

【本報訊】滙豐控股昨在倫敦破天荒舉行與投資者直接對話的策略日(StrategyDay),闡述今後發展。集團訂下開源節流目標,要搶生意,務求令貸款對存款比率由79%提升至90%上限;行政總裁歐智華(StuartGulliver)表示會集中發展新興市場,亞洲區更是焦點,他為全球業務訂下五個「一哥」目標,表明要在香港銀行、內地外資行及環球人民幣業務三個領域上,做行內龍頭。

滙控推出「講足全日」的策略日,標誌着後金融風暴後的集團新路向,對於重手削減成本及重訂業務策略,能否刺激呆滯的股價,歐智華只稱,過去11年滙控股價普遍差於集團應能釋放的潛力,他相信只要管理層提出的成本控制、股本回報率目標及業務策略能充份執行,市場會作出正面反應。

滙控行政總裁歐智華指會集中資源於香港和英國等規模較大市場,亦會增加在中國和印度的零售銀行投資。

無意賣交通銀行股份

為向市場交代進度,他已訂下定期審核成績的時間表,包括未來12個月內美國市場「轉身」情況、集團成本節約等,但有關策略始終是一項為期兩至三年計劃,故他不評論是否已備有第二輪更激烈策略的腹稿。
滙控主力發展大中華,主因預期至2050年,全球最大30個市場中,19個將來自新興市場地區,中國及印度肯定是兩大龍頭市場,屆時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將達24.6萬億美元,佔全球20%,超越美國的22.3萬億美元。歐智華指亞洲市場一直提供可觀增長收益,但同業激烈競爭亦難免帶來壓力,惟通脹及工資熾熱儘管是關注因素,他不認為存在資產泡沫或爆破。
歐智華透露,滙控今年將選擇性發展零售銀行業務,集中資源於香港和英國等規模較大市場,又會增加在中國和印度的零售銀行投資。集團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行政總裁郭兆德透露,日後其他地區的零售銀行營運模式將與香港大同小異,變相在有關地區營運是一個規模較小的香港。他又說,在東南亞會投資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
雖然有投資者建議滙控出售內地投資項目,包括所持的平安保險和交通銀行股份,但管理層昨表明,無意賣出上述股份,更指會擴大與交行的合作關係。
對於外界關注滙控何時在上海國際板上市,他重申集團一貫希望在A股上市,亦期望是首間在內地上市的外資公司,惟一切法規及時間表要由中方決定。
至於近年被批評削減派息,滙控管理層亦向股東大派定心丸,指會維持派息比率在40%至60%水平。

英美股價較港收市低

滙控昨午公佈策略日簡述文件後,對股價無刺激作用,收報82.85元,跌1.15元;在外圍更持續向下,本港時間昨晚11時,其英國和美國股價均徘徊於82.4元水平,較港收市低0.45元。
持有滙控廿年的股評人陳永陸對滙控高層所提策略大綱感到失望,指市場最關注滙控如何落實成本控制及能否貫徹執行,滙控高層卻沒有提供具體計劃。對於滙控調高貸存比率意圖搶生意,他則質疑成效。

記者劉美儀

滙控訂下一哥目標

‧確保為內地外資銀行的龍頭地位
‧成為環球人民幣業務的國際性銀行一哥
‧保持香港區領導地位
‧成為英國國際性業務的龍頭行
‧維持伊斯蘭金融產品領導地位

滙控策略日重點目標

‧調動資源捕捉各項增長機會,使貸存比率由79%提升至90%上限
‧普通股本回報率達到12%至15%
‧採取緩減措施,令銀行資本協定對集團資本比率的影響,限制在1.2%
‧維持派息比率目標為40%至60%
‧持續節省25億至35億美元成本,利用資金作進一步投資,使成本對收入比率於2013年達到48%至52%目標
‧重整零售銀行業務,由遍佈61個國家地區改為只集中於18個地區
‧集中拓展商業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