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一個自閉兼智障的少年,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學鋼琴,便達十級水準,被譽為神童。智障神童坐在鋼琴旁與離開鋼琴後判若兩人,彈奏時如神靈附體,揮灑自如,全情投入在音樂世界,一旦離開鋼琴,則連簡單的對答都難以應付,眼神空洞,沒有焦點。
有人稱他為天才,並斷言天才總是活在另一個世界裏。也有人說,上帝關閉一扇門的同時,總會仁慈地打開另一扇門,或一扇窗。如果一定要為他與智商極不對應的才華尋找合理的原因,我能想到的答案是四個字:心無雜念。
人體器官有與生俱來的代償功能,比如一個人失去視力之後,聽力往往得以提升;味覺受損的人,則嗅覺變得敏銳。道理很簡單,就是把分散的精力都集中起來,專心應對困境。
人的潛能比我們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大得多,我相信所謂天才,就是心無雜念對準一個目標、做好一件事的人。現代人,接觸的資訊太多,心中的慾念太雜,時常在理想與慾望之間掙扎,專心做自己真正想做、愛做、能做的事成為奢侈,所以,我們甚麼都會做一點,甚麼都做得不好。
自閉兼智障的少年,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被世俗人世俗的價值觀左右自己的意志,一旦發現自己的興趣,全情投入,心無旁騖,不被雜念牽絆,用兩年時間達鋼琴十級水準,不尋常,卻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