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緩壓力統計局:升值利物價退燒

紓緩壓力
統計局:升值利物價退燒

以人民幣升值打退通脹虎,一直被指較加息更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回應,關於人民幣升值對物價的影響,理論上會減輕輸入品價格的壓力,但是具體影響要視實際情況判斷。
盛來運稱,中國政府非常重視物價的調控,並且把物價問題放在宏觀調控的首要位置,只要各地切實貫徹好、落實好中央的各項措施,保持物價的基本穩定是可能的。
除用滙率遏通脹外,中投副總經理謝平表示,如實現資本專案完全可兌換,會令外滙儲備下降,並緩解內地通脹壓力。他認為,中國當前已滿足資本專案可兌換的四大充份條件,即宏觀經濟穩定、完善的金融監管、較充足的外滙儲備,以及金融機構穩健。

加息拖慢經濟增長

傳統宏調措施如加息,其頻繁使用的代價就是經濟增長降溫。中國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1%,均低於市場預期。穆迪認為,數據顯示經濟運行已因調控有所放緩,鼓勵消費的政策逐步減少,亦開始抑制內需增長。
中國國家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指,工業增加值和消費下跌過快,正引起市場關注。上海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司胡月曉亦指,經濟高速增長狀況開始現疲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