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寶150萬件 故宮屢遇竊

藏寶150萬件 故宮屢遇竊

【本報訊】被譽為「皇室文物巨大寶庫」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具有逾600年歷史,是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皇宮(紫禁城),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院內珍藏150多萬件珍貴文物。整個博物院佔地72.3萬平方米,四面圍有10米高城牆,院內裝有超過1,600個防盜警報器、400個閉路電視,但仍曾發生多次失竊案,更曾傳出監守自盜醜聞。

2人判死 3人囚終身

北京公安記錄在案的故宮失竊案共有5宗,對上兩宗都發生在1987年,兩次賊人都在盜竊及逃離現場時被發現。其餘3宗分別發生在1959年、1960年、1980年,被盜的文物包括清朝乾隆年間赤金金冊、金古錢、金質「皇后之寶」、「廣運之寶」印、金質酒杯、珍妃之印等。由於偷盜國寶屬嚴重罪行,5宗盜竊案中,2人被判死刑、3人被判無期徒刑。除了官方數據,故宮也曾傳出監守自盜的醜聞。故宮博物院1925年成立後,對院內文物一直沒系統性入冊,直至04年才展開首次藏品全面清算,究竟有多少文物流失,實在無從計算。
為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故宮在2006年開始展開300年來首次大修繕,內地傳聞故宮多件國寶被盜,包括乾隆佩劍,但事件未經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