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三輪中美戰略及經濟對話一連兩天在華盛頓正式展開,美國財長蓋特納在開幕禮上表示,中國需以內需及市場改革作為新的增長模式,擴大內需。而美國仍然在金融危機中復蘇,需要長期財政改革以帶動收支平衡。 記者:周燕芬
中國擴內需,意味一定會增加進口,蓋特納提出了要求,美國國務卿希拉莉接棒,再澄清美國正設法抑制中國經濟崛起論,並否定中國威脅美國的想法,「事實上,美國興盛對中國有利,反之亦然。」
中國副總理王岐山亦即時回應,指中國正深化與美國關係,中國明白中國的成功繫於與美國的關係,而中美關係要有互補。不過,蓋特納回應,中美關係在互補上正面臨挑戰,但未見詳述。
將討論四大議題
其實,中美雙方今次對話中各有所求。在戰略對話層面,中美預計將就朝鮮核問題、伊朗核問題、蘇丹問題,乃至近期中東局勢進行探討。
美方也期待與中方討論阿蓋德組織頭目拉登被擊斃後的反恐合作議題,此外,雙方還將就維和、執法合作、氣候變化等議題,舉行多場對口磋商。
同時,中美將在戰略對話期間,首次舉行戰略安全對話,中方由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牽頭,美方由國務院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牽頭,雙方外交、軍事部門的有關人員將參加對話。
經濟對話層面,據中國財政部早前介紹,經雙方商定,本次對話主要討論四大議題,即促進貿易與投資合作、完善金融系統和加強金融監管、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及促進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由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09年共同發起,中美輪流在北京和華盛頓舉行一年一度的會晤。
按照雙方商定,對話議題主要為關乎中美關係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問題。
此外,雙方也會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人幣中間價再創新高
就在對話的首天,被視為重頭戲的人民幣議題暫未有突破性討論;不過,上海外滙交易中心顯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再創滙改以來新高,以迎接新一輪的會談。
人行昨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定在6.4988元兌一美元歷史高位,較上周五中間價升15點子;而詢價系統的收盤價則為6.4939,較上周五輕微回落1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