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文傑報道】醫院管理局護士人手短缺,白衣天使不但要有愛心及耐性,更需要鐵打的身軀應付排山倒海的工作,如在兒童及青少年科服務十多年的護士吳麗芳,面對索K後亂咬亂打人的少年、橫蠻罵人的家屬、家庭問題多多的迷幻青年,曾經痛哭、懼怕及失望,但從未想過離開工作崗位,「就算幾忙幾多問題,見到病人好返出院,滿足感好大」。
少年:好多蟲咬我
1990年成為註冊護士的吳麗芳,曾擔任產科等不同病房的護士,97年加入大埔那打素醫院。她笑言,當護士的原因很簡單,「細個睇小甜甜卡通,入面個護士好好人,所以想做護士」。現實是殘酷的,做護士初期,她試過因為太忙,晚一點才替病人洗傷口,即被家屬以粗口大罵,「鬧到我喊,覺得好委屈」。
2000年起,因「fing頭」、索K、吸食冰毒入住那打素醫院的青少年越來越多,曾有一名少年一次過服食逾百粒安眠藥,「佢死都唔畀我哋幫佢洗胃,又打又踢,爭啲被佢咬親」;有12歲少年吸食冰毒引致尿道疼痛且產生幻覺,「佢話『姑娘睇吓,好多蟲咬我呀』,索到精神有問題,要保安約束住」。
吳麗芳同時要應付這些迷幻青年的朋黨,「有啲竟然特登索K索到入院,話要陪朋友一齊住院」。還有更誇張的情況:「有次五、六個嚟探病,拍埋晒啲病床,跳上去食嘢、玩啤牌、亂丟垃圾,話佢反而恐嚇你,叫你『出醫院小心啲』。」
作為一子一女的母親,吳麗芳覺得很痛心,想盡辦法與他們建立關係,希望助他們改過。她說,最重要是真心關懷他們,「問佢啲醫院餐啱唔啱食呀,幫佢轉通粉之類,或者主動買吓零食畀佢哋」,建立信任後他們會願意真心傾訴。
兩年前,一名叫阮文鋒的中一男生患上罕有腦膜炎,入院後情況惡化,各人有心理準備他會死亡或嚴重殘障,八個月後他卻奇蹟完全康復,「好開心,好有滿足感」,之後她與文鋒母子更成為好友。吳麗芳不時教年輕護士做白衣天使要用心,「呢行係對人,唔係對死物,要攞個心出嚟做,要同人建立互信關係,唔可以太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