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錯估人手種下禍根

政府錯估人手種下禍根

【本報訊】護士流失問題,其實早在05年種下禍根。當年政府估計,本港長遠額外的護士需求是每年600人,但07年醫院管理局預測,該年度需招聘的註冊護士人數達1,079個,本年度更增至1,259個,反映政府05年時預測錯誤;另有學者認為,護士學位化後培訓人數不及護士學校99年關閉前的數量,造成人手嚴重不足。
醫管局的護士學校99年7月起陸續關閉停止收生,護士畢業生由01至02年度的1,391人,大幅下降至04至05年度的336人。
本身是護士管理局主席的東華專上學院創校校長汪國成稱,關閉護士學校時,大學每年培訓的護士遠低於護士學校可培訓的數字,造成青黃不接。

增加護士學位方治本

即使醫管局08年起重開護士學校,提供三年制註冊護士高級文憑課程和兩年制登記護士課程,但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院長李子芬認為,這只可填補人手,卻違背了國際間講求護士學位化的趨勢,「唔明點解會走返轉頭」。李認為,增加護士大學學位才是治本之道。
根據立法會文件,教資會09至10年度將護士學士學額由550個增至590個,加上副學士及公開大學學士等,本年度大專院校護理學的畢業生將達893人。
然而,政府05年時的錯誤估計,令本港仍欠約400名護士畢業生,才可滿足醫管局的護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