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例實施一周 視察863企業14宗疑低於最低工資

法例實施一周 視察863企業
14宗疑低於最低工資

【本報訊】最低工資法例實施一星期,勞工處勞工督察視察了863個不同企業,包括清潔、保安、飲食業等,發現14宗僱員懷疑工資水平低於法定要求,勞工督察已向僱主解釋法例,要求對方確保僱員權益受到保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強調,若發現僱主蓄意支付低於法定要求的工資,必定依法懲處。

稱勞動市場無萎縮

張建宗昨日出席一個場合後表示,當局自新法例生效至今一星期,相關的熱線電話只收到一宗懷疑工資未符合法定水平的投訴,已派人跟進個案。他續稱,最低工資實施後未對就業市場產生大影響,暫時只收到六宗因新例實施後影響就業的求助個案。他指出,勞工處每日收到私人企業的空缺仍與實施新法例前相若,即平均每日仍有3,000多個職位空缺,反映現時勞動市場未有因為推行最低工資而即時出現萎縮,但會繼續留意情況。
對於大家樂集團主席陳裕光前日直斥政府身為執行最低工資「球證」,卻擅改遊戲規則,給予政府外判工有薪休息日是全盤推翻委員會商討成果,張建宗回應稱,當局是檢視外判員工僱傭合約後才決定提供有薪休息日,但無飯鐘錢。他認為企業可按本身營運情況決定是否提供有薪假及飯鐘錢,政府的做法不是指引,並強調不能說政府的做法會為私營企業構成壓力。
對於近日有連鎖麪包店及服裝店結業,張建宗認為與租金問題有關,兩間公司共有180多人已向勞工處求助,並已為麪包店職員安排調解會議,有需要時會啟動破產欠薪保障基金協助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