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場最關注的,當然是反映勞工市場境況的就業報告,勞工部公佈的新增職位為24.4萬份,勝過預期;但失業率卻從3月的8.8%,升至9%。勞工市場是決定美國經濟能否持續增長的一大因素,新增職位及失業率同時上升,反映的又是甚麼呢?
統計方法不同結果有別
兩個數據反映出兩個不同狀況的原因,乃勞工部使用不同的統計方法。以調查全國44萬名僱主為基礎的機構數據(EstablishmentData),是用來製作新增職位數據;而上月失業率意外上升,並非因為勞動參與率增加,而是住戶數據(HouseholdData)上月就業人數減少19萬人,3月時此數據為增加29.1萬人,確實相去甚遠。
住戶數據是訪問全國60萬個住戶得出的結果,當中包括農業工人、自僱人士及正在放無薪假的員工,涵蓋範圍較機構數據為廣,所以也更為波動。儘管與機構數據比較,住戶數據一向被認為不夠可靠,但就不代表可完全忽略此數據。事實上,住戶數據在反映自僱人士及創業小企的市場情況時,更為優勝;而根據過往歷史,兩項數據背道而馳,通常代表經濟正在轉角。
上月新增職位遠勝預期,為美股帶來動力;但有不少分析師卻指出,就業市場仍存隱憂。其中的負面消息,包括上月每周平均工時沒有變動,而每小時平均收入只錄得些微增長。
留意危機之母:美國樓市
除了勞工市場,讀者亦應留意引發08年金融危機的導火線──美國樓市的發展。美國房地產調查機構ClearCapital發表的最新報告指,現時美國樓價已跌穿了09年3月時的低位,樓市正經歷雙底衰退。銀行為了散貨,都急急拍賣銀主盤,致使銀主盤買賣大增至佔市場的34.5%,令美國樓價按季及按年分別下跌4.9%及5%,過去9個月,全國樓價更急挫11.5%,速度是自08年以來最快。
樓市再陷衰退,可以預測的是負資產業主人數將增加,斷供宗數亦會上升。根據財務公司LendingTree數據顯示,全國仍有逾25%業主是負資產,在某些州分如麻省,負資產業主比率更佔相當高比例,達46%。
由此可見,美國經濟前景或未能如預期般強勁,而高盛今年內已至少兩次調低美國經濟增長預測,最新將今年第二季及下半年的實質GDP(以年率計)預測下調至3.5%及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