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婦產科醫生替孕婦「執仔」外,還要跟進懷孕全程,包括懷孕首28周每四周進行一次產前檢查,28周後縮短至每兩周一次;懷孕36周後更要每周一次,直至嬰兒出生。倘以一名月替60孕婦接生的醫生計算,每日至少要做30次產檢,即需要15小時。但有醫生認為,倘每日為太多孕婦進行產檢,質素定受影響,例如檢查時間被迫縮短。
醫生接收孕婦後,並不只於孕婦產子當日才為孕婦接生,而是要有足夠的時間全程跟進孕婦及胎兒的健康。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表示,標準情況下,孕婦懷孕首28周應每四周進行一次產前檢查,以確定胎兒身體結構及器官是否正常。高齡產婦會於12周時進行唐氏綜合症篩查。
懷孕28周後縮短至每兩周產檢一次,36周後再變成每周產檢一次,以診斷孕婦有否罹患妊娠高血壓及糖尿病,或胎位不正等。
「質素一定冇咁好」
以上述數字計算,每名孕婦懷胎10月,至少要接受15次產檢;倘如浸會醫院的五名駐院醫生般,每名醫生每月為60名孕婦接生,一年接生數字達720人,即該醫生一年要進行10,800次產檢,每日產檢多達30次,以每次半小時計算,醫生單是產檢每日需要花15小時。
仁安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余啟文則保守估計,一名每月為60名孕婦接生的醫生,每日約要為10多名孕婦進行產檢,另外再為平均兩名孕婦接生,「唔係冇可能,但實際上幾難做得到,質素都一定冇咁好」。
例如,一次產檢一般需半小時完成,醫生惟有將產檢時間縮短,但不會減少產檢次數,因醫生可與醫院對分每次產檢的收入。
靳嘉仁則指,本地孕婦一般會做足產檢,但內地孕婦可能進行首次檢查及取得預約產子證明書後,便返回內地,直至預產期前才來港。但在深圳或廣州居住,或持商務簽證的孕婦,則可經常來港接受產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