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地震死神擦肩 港人義工:生命教育

特寫
地震死神擦肩 港人義工:生命教育

「我今年3歲。」港人義工潘月荷說。三年前的佛誕潘月荷正在四川都江堰普照寺當義工,遇上汶川大地震,令她幾乎命喪他鄉,能奇蹟生還是一次重生。事隔三年,她終學懂放低災難的陰霾,重新生活。
今年61歲的潘月荷,是當年唯一受重傷的港人,她與妹妹到普照寺當義工及探訪。地震發生時,潘月荷原已離開寺院,但她想起寺內還有兩位負責打掃的長者,折返救了他們,她卻被掉下的瓦礫擊中頭部,「當時情景,我已經冇乜印象,即刻已失去知覺」。
據她妹妹憶述,地震時天搖地轉,混亂中尋獲倒卧血泊中昏迷的姊姊右手嚴重壓傷。輾轉送到成都醫院,昏迷了50多小時,醫生更一度錯誤宣佈潘已死亡,又打算為其右手截肢以救回生命,均被其妹堅拒。潘月荷憑着頑強意志最後奇蹟蘇醒,事發四天後由港府駐京辦公室協助送返香港醫治。

希望可以彈古箏

地震令她滿身傷痕,除了右手留下一道逾呎長的疤痕,全身大小傷口縫過逾130針,「我以前唔會為自己喊,但係返到香港初期康復較慢,醫生用針拮我隻手,我全無反應,身體平衡唔到,行幾步都唔得,日常飲食要別人照顧,當時我諗究竟將來會點,嗰一刻我真係喊咗出嚟」。
那段日子,是潘月荷最艱苦的時候,幸好家人無限支持與照料。潘月荷擁有一個充滿愛心的家,有11兄弟姊妹,她排最大,「我出咗事,個個都嚟幫我,對我康復進度真係幫助好大」。
經過三年治療,她康復進展理想,「除咗記性比較差,日常生活已經唔需要其他人幫手。我有一個願望,就係可以好似以前一樣彈到古箏」。
訪問過程中,月荷說得最多的兩個字是「感恩」,即使到四川當義工遇上一場災劫,她沒絲毫埋怨:「一切都係整定,今次經歷,對我嚟講係一次生命教育,學識更加珍惜生命,我經常同自己講:活着,真好!」跨過鬼門關的潘月荷,今年佛誕又到竹林禪院當義工,「做義工感覺真係好開心,有機會我都好想再去普照寺」。她嘴角常常掛着微笑,快樂從她身上可以找到。
記者 談建輝

08年
地震時潘月荷頭部重創昏迷血泊。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