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立醫院醫護人手流失問題惡化,除婦產科流失逾一成醫生外,流失率在各科中排行第二高的眼科,再有兩名傑青醫生離職。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梁裕龍,以及該學系教授范舒屏,將於7月先後離開香港眼科醫院,轉到養和醫院眼科工作,令公院眼科人才更短缺。
記者:陳凱迎
梁裕龍和范舒屏分別於公營醫療系統工作14年和16年,兩人分別於去年和04年獲選傑青。梁裕龍擅長青光眼手術,范舒屏則主力研究本港兒童的視力問題,兩人需在香港眼科醫院和威爾斯親王醫院兩邊走診症。
需經常面對病人投訴
本身是香港眼科醫院副顧問醫生的梁裕龍,將於今年7月4日離開眼科醫院,轉投養和。他表示轉投私營市場後,仍會繼續參與中大研究工作,又強調「喺眼科醫院做得好開心」,離開與公立醫院工作環境無關。他指轉戰私院後,部份病人可隨他轉到私營醫療市場,但也有病人因經濟能力而要依靠公營醫療服務,該些個案須交由眼科醫院其他醫生跟進。
梁裕龍強調離開公營醫療架構轉到私營市場,是他個人工作計劃的一個里程,「對我嚟講,養和就係我喺呢個階段嘅一個歸宿」,希望加入私院後有機會多舉行公益活動,「幫私家醫生改變形象,唔係個個都係吸血鬼」。
不過,梁也承認經常需要面對病人投訴或指摘,是造成公立醫院人手流失的原因之一,「市民對個政府不滿,會發洩喺個醫生度」,尤其當病人因公院服務不足,每次覆診都要鬥早鬥快排隊,再等數小時才可見醫生的時候,「都有人(指醫護人員)因為頂唔住而走」。
至於范舒屏本是威爾斯親王醫院眼科榮譽顧問醫生,將繼梁裕龍後於7月底離職,8月加入養和眼科。范也指離開公立醫院是因「係時候要變吓」,並想由研究工作轉為主力做臨床工作。雖然范主力研究兒童視力問題,但她表示現時也有處理成人個案,將來會兼顧兒童及成人眼科病人工作。
根據醫管局數字,眼科醫生流失率截至今年1月為8%,在眾專科中流失率第二高,嚴重程度僅次於瀕臨崩潰的婦產科,流失率較09/10年度的3.4%顯著上升。
去年公院各科醫生流失率
婦產科:11.20%
眼科:8.00%
兒科:7.40%
精神科:7.20%
骨科:6.30%
內科:5.60%
急症室:5.40%
外科(包括心臟外科及腦外科):3.60%
註:統計年期由2010至2011年1月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