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小中風的友人,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關於有人介紹一位針灸大夫給他,說是如何如何神奇,一針搞掂云云,卻是一直聯絡不到,只好請來了那位老醫生的兒子,也是家學淵源的大夫,就這樣退而求其次將就着讓他去軋幾針,順便問一聲:怎麼找不到你父親呀,那小子倒也坦白,囁嚅着說:他也和你一樣中風了………。
能醫者未必能自醫,能醫者也未必能醫好自己的父母、親人,這些道理,我們當然都明白,難得還這麼坦白,幫襯他以示鼓勵,這是朋友講的一番道理。只是,這裏產生了一個問題,你欣賞某個醫生的為人,即使他並沒有成功的例子,你仍願意以身試法,繼續讓他去試驗?我則寧可選擇一個有實例讓我相信對某一項目有專長的醫生,在比較重要的事件上,不會如此求求其其。
有人說過在任何比賽如選美歌唱,試鏡方面獲勝的永遠是陪朋友去報名的那一位,甚至買樓買衫,相睇有斬獲的也常是無心出岫陪同前往的那一位,有心前去卻常落得空手失意而回。人生道路上,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例子太多,勞心勞力也是枉然。
然而求醫去求了個副選,又因為那人坦率可愛而勉強相就,想落都有幾分牙煙,或者這麼說吧:對什麼都講緣份的人而言,那副選果真有料到,可以醫得好他,有朝一日當天的一個笑話變成了一個明智抉擇,也說不定還笑話變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