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富論:美企謀派息 買股勝買債

暢談富論:美企謀派息 買股勝買債

儘管近期關於中東局勢、環球通脹憂慮及美國預算赤字的消息不斷傳出,我們認為2011年美國經濟及股市的前景正面,復蘇勢頭仍穩,而且經濟增長在今年將會加速,主要是受到消費者信心改善、企業盈利理想及終端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所推動。
我們對美國收益的投資重點,正逐漸由債券轉向股票。隨着金融危機過去,信貸及企業債券的投資機會變得吸引,不僅能帶來收益,而且能夠提高組合的總回報。
然而,隨着經濟日益好轉帶動信貸估值上升,有必要尋找其他獲取收益的機會,根據我們的研究,美國企業正由修復資產負債表開始轉向考慮支付股息,而提高股息及為股東創造價值,正是令股票變得吸引的先決條件。
低息環境亦是我們改變策略的原因之一。對於基本因素良好的公司,我們不但持有其債券,有時亦會投資其股票,以把握股票升值的機會,並獲取與其債券孳息相若甚至更高的股息收入。雖然一般人認為部份公司股息不夠吸引,但我們卻認為這些公司具備增長潛力,是良好的投資機會。此外,詳細審視公司的整體資產負債及現金流狀況,亦可為投資增值。
最近,我們在美國股市增加了對於金融股普通股及優先股的持倉,主要由於我們認為這些公司有助提高我們的股息收益。隨着金融危機遠去,銀行業的表現明顯好轉,為未來盈利增長奠定了基礎。根據這些基本因素的形勢變化,我們預期銀行股有可能開始提高派息。

銀行股可能增派息

整體而言,我們的美國投資策略正專注於公司的股息支付能力、股價上升潛力及環球市場風險。值得強調的是,不少美國企業早已國際化,投資於由美國企業構成的多元化組合(包括股票和債券),與投資美國經濟並非完全一致,更有別於投資美國政府膨脹的負債狀況。在我們的美國均衡型組合中,大部份相關公司財務狀況良好,能夠透過蓬勃發展的美國出口市場,把握全球經濟(包括新興市場)未來增長機遇。這類公司受聯邦預算問題的影響較小,未來增長更有別於美國國內經濟。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