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場放大鏡:上石化勢獲重估 - 歐陽風

股場放大鏡:上石化勢獲重估 - 歐陽風

上星期商品市場風起雲湧,一眾商品期貨在一星期之間暴跌,其中以期銀跌幅最大,一星期跌幅多達30%,相當誇張。表面上市場是在拉登被美軍擊斃後借勢獲利回吐,再加上一些經濟利淡數據,加劇了商品跌勢,但其實一連串事件很大可能是監管機構連同政府在背後發功,希望透過刺破商品投機泡沫,降低通脹威脅。
做得最出面者莫過於芝交所,自上月25日首次調高期銀孖展按金之後,已5度將按金調高,每張合約的孖展由原來8700美元急增至現時的1.6萬美元。表面上調高孖展與市場波動有關,但當局如此頻密調高孖展,令人質疑有關當局在背後發功。
以上情況在1980年亦曾出現,期銀當時也是剛好炒至50美元,即被當局大幅調高孖展按金,結果期銀由50美元兩月間急跌至11美元,今次期銀頂位也相當接近50美元,30年的大雙頂一旦形成,恐怕期銀仍有排跌。出於陰謀論,事實上各國政府也在為通脹與加息頭痛,因歐美政府債台高築,加息將加重負擔,但一旦通脹失控,日後亦無力應付。

油價回落可受惠

最直接的方法莫過於刺破商品市場的投機泡沫,商品價一跌,很多囤積炒賣的貨物與商品都要從炒家手上放售,價格自然大幅回落。
期油的泡沫其實又何異於貴金屬,假如政府背後發功,可以做的還有停批商品及油產品ETF,到時大批游資構成的虛假商品需求將消失不見。因此,上周航空股的急升應是結構性轉變,從事煉油的上海石化(338)相信亦已轉勢,油價一旦轉勢向下,上石化將步入重估周期,股價極有機會創新高。上石化上周五收3.87元,升6.9%。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