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自4月11日收市後由美國鋁業揭開美國企業首季業績期序幕起計,至今已近1個月,業績期亦已近尾聲。截至上周為止,道指及標普500指數於這個月內,有約3%升幅,不少市場人士相信股市升勢可進一步延續。但有數據顯示,美企首季的業績勝預期比率(市場俗稱為beatrate)卻只得60%,是09年美股展開牛市以來表現最弱,反映美國經濟確實有放緩迹象。
反映美經濟恐放緩
據數據調查公司Bespoke指,自4月11日至今已有逾1800間企業公佈了季度業績。在業績期之初平均beatrate曾經逾七成,其後卻逐步下跌至上周時的64%,截至本周再進一步跌至60%。
有分析指,beatrate持續下跌是因為有更多中小企公佈了業績;若純以標普500企業計算,beatrate截至上周仍能保持於73.6%,凸顯季度業績勝預期,於今季來說是大企業的專利。
一個國家的中小企業績不理想,極有可能反映該國的經濟有放緩或者不穩的迹象。
在標普500企業中,不少是業務遍全球的跨國企業,盈利來源並非局限於美國國內;相反美國中小企的營運是否理想,才是「實牙實齒」地反映出國內經濟及營商環境如何。
另一方面,美元長期處弱勢亦將巨企與中小企賺錢能力的距離拉闊。在截至4月底時,只在美國境內有業務的企業beatrate僅為53%,遠低於平均beatrate。相比之下,收入超出預期幅度最大的7家公司中,海外業務銷售額佔40%以上的就有6家,反映業績佳是美元加速下滑造成的假象,而不是業績真正理想。
瑞信首席美股策略師克里格特(DougCliggott)指,美企每股盈利的按年增幅正逐季遞減,預期2011年美企全年每股盈利增長平均只有8%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