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控制來港產子潮須平衡利益

特稿
控制來港產子潮須平衡利益

政府控制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存在不少障礙,原因之一是涉及多方利益。政府提出篩查高危孕婦後,公立醫院婦產科醫生隨即唱對台,指做法不道德,寧一刀切減少內地孕婦名額;私家醫院為免影響利潤,不太願意減少整體產子數目,傾向支持篩查。

私院支持篩查制

政府指大量內地孕婦湧港產子,令公院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NICU)爆煲,故希望減少高危內地孕婦。公院醫生隨即唱反調,指措施事倍功半,應減少整體內地孕婦。有私院管理層指,本地孕婦一般做足產前檢查,故高危孕婦主要來自內地;公院需足夠嚴重個案培訓年輕醫生,以提高技術層面,及作學術研究,故不贊成此措施。即使減少內地孕婦,若當中仍有大部份屬高危,依然會拖垮NICU。事實上絕大部份NICU個案由公院內部轉介。
私院較傾向支持篩查高危內地孕婦。有資深婦產科醫生指,私家醫院要維持良好形象,加上高危孕婦會為私院帶來很大麻煩,如曾有孕婦留醫後走數100萬元;故不介意篩走高危孕婦。相反若減少整體產子數目會影響收入,有私院已明言若要減產,不排除會加價,屆時可能影響本地孕婦。
有醫生形容,政府借香港婦產科學院「過橋」,要該院專家制訂高危孕婦指引,專家指不會強制醫生篩查。有專家表示,每項措施都能減少NICU使用率,力度各有不同,最重要是各方合作。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