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強弱勢互易物極必反 - 馮鏗

暢談滙債:強弱勢互易物極必反 - 馮鏗

美元踏入本周初弱勢持續,反映美元強弱的美滙指數,於周三曾經跌至72.77,創08年中以來新低,其後重返74之上。
美滙指數主要由歐元、日圓、英鎊、瑞郎、加元和瑞典克朗等6大貨幣組成,其他貨幣的走勢並未在美滙指數中得到反映,故商品貨幣包括澳紐元雖然自周初開始轉弱,未有對美滙指數起提振作用。直至歐央行議息後,歐元驟跌,美滙指數才顯著反彈。

歐元低見1.45可吸

澳元和紐元強勢逆轉的導火線,表面是拉登被殺,削弱黃金和白銀等貴金屬避險需求,真正原因卻是近期升勢過急,投資者尋找藉口套利。索羅斯旗下基金在過去個多月不動聲色地不斷趁高位減持,符合「大戶出貨,越出越高」市場真理。此外,芝加哥商交所(CME)罕有地一再上調白銀交易的保證金要求,亦導致銀價由上周的接近50美元紀錄高位,急速調整至35美元之下,一周內急挫3成。
銀價弱拖累金價回落,其他商品亦見升勢逆轉,與商品息息相關的澳紐元自然難有運行。澳元周初才突破1.10美元,創29年新高,紐元亦3年來首度升越0.81美元,其後分別調整4美仙和3美仙,是近期罕有的跌幅。加拿大大選由執政保守黨贏取過半數國會議席,但在油價和貴金屬雙雙調整下,加元亦無法維持強勢。
歐央行議息後維持息率不變,歐元區通脹升至2.8%,市場本以為歐央行會暗示下月加息,最終卻事與願違,行長特里謝暗示下月亦不會加息,令投資者大失所望,加上歐元雖創17個月新高後,與1.50美元關口仍擦身而過,亦促使投資者平倉鎖定利潤。
歐洲加息時間表始終會較美國來得早,加上葡萄牙接受780億歐元救援後,市場對歐債危機蔓延憂慮紓緩,歐元調整若夠深,仍可趁低吸納。尤其美國經濟已有轉弱迹象,首季GDP初值僅增1.8%,新申領失業金人口連續4周高於40萬,反映就業市場又再惡化,美元暫乏真正轉強條件。
下周歐元若低於1.4520已可小注吸納,不相信會跌穿1.4350,反而回升至1.4780機會較大,用170點博260點,值得一試。
馮鏗